這一兩年北海岸餐廳跑了不少間,最喜歡的幾間就是坐在店裡就可以看到海的海景餐廳,以下九間就是在坐在店裡就可以可以擁有一片海景,金山、萬里、瑞芳、三芝、九份、基隆、吃美食喝咖啡眼前搭配一片蔚藍,天氣好的時候最棒。九家店家都在北海岸,有些只營業週末兩天,趁著假日可以去走走。
是修車廠也是甜點咖啡廳!朋友介紹這家新莊的「日豐企業社」時,說這家甜點強到沒對手,應該有名列新北前5大好吃,半信半疑的心情跑去吃看看,味道真的蠻驚人的,不能說很強,只能說非常強。 (2023-03-23 15:00)
新店光明街上這家「山西麵霸王」,是我在新店社團看到在地人推薦的新店美食,「山西麵霸王」菜單品項很簡單,但每種麵食看起來都有夠好吃,而且份量十足、吃完有夠飽;推薦必點招牌大排骨麵,一斤大骨熬三碗湯的極品美食,讓熱愛麵食的我吃過一次馬上被圈粉。 (2023-03-21 12:00)
這家位於金山老街路口的無名車輪餅攤,賣的是三種口味的小吃,除了奶油與紅豆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是衝著他的韭菜餅而來;除了本身是假日限定販售之外,價格實惠只要10元,所以常常從早上賣到下午就打烊收工,是在地排隊美食。 (2023-03-19 17:00)
新竹竹北美食「燒肚火烤鯛魚燒」,位於嘉豐二街的現做日式甜點專賣店,鯛魚燒有兩種餅皮可以選擇,個人覺得薄皮系列的口感比白Q系列的更好吃,餐點價格65元起,是一間可嚐鮮的甜點選擇,文章內有店家地址、電話、營業時間供參考。 (2023-03-19 10:00)
是真的你沒看錯!現在在台灣也能吃到日本超夯的打卡甜點「生榨蒙布朗瀑布」,老闆專程飛到日本學習技術就是為了要把這原汁原味的甜點帶回來台灣。這間「瑰季手作甜品」位於新北市板橋區,近捷運板橋站一號出口。 (2023-03-18 10:00)
朋友半年前推薦過,說是覺得最像在內地吃到的口味,但路途遙遠天又熱,直到最近才突然想試試,羊肉湯用大骨熬到乳白色,濃郁鹹度皆夠,用價格較高的小羔羊,顯著反映在烤羊肉串的肉質,冰粉則是必須點,剛好解麻辣羊油的辣。 (2023-03-16 12:00)
前陣子騎車去東北角一日遊,來到金山老街逛了一圈後,最後到「金夫人生活食坊」買了他們招牌手工古早味芋粿巧,之前也嚐過他們的草仔粿,但我覺得芋粿巧是最有特色;另外,他們的炸芋泥球也很有名,但當天沒有販售沒吃到很可惜。 (2023-03-16 10:00)
新北市三峽竹崙路這家《好適山坡GUHill》,是非常有特色、值得推薦的三峽秘境咖啡廳。《好適山坡GUHill》一周只營業周五、周六、周日三天,室內座位採預約制,週末生意很好建議一定要提早訂位。《好適山坡GUHill》菜單推薦必點鍋烤鬆餅,鹹派、檸檬塔、肉桂捲網友評價也很高,可說鹹食甜點都好吃。 (2023-03-14 15:00)
不知道已經多少年沒有來淡水了,這次為了要去看淡水天元宮特地前往淡水,而最知名的淡水咖啡廳「石牆仔內咖啡館」也成了我這次必去的新北景點,座位在三合院的上方,古色古香的氛圍與氣息瀰漫在整個空間裡,最讚的就是屋外還有一顆顆盛開的櫻花樹,替老舊的建築中點綴出最燦爛的色彩。 (2023-03-12 15:00)
晚上的九份老街新去處,這間九份咖啡廳「逸茶酒室Golden Bar 」你一定要收藏,這次入住九份人氣民宿「山城逸境漫山逸旅」,隸屬於民宿旗下全新品牌的九份酒吧,也是網友激推的九份夜景餐廳,結合在地特色,提供多款台灣原創調酒,等你來細細品味。 (2023-03-10 12:00)
看到IG上我常追踨的鄭大更PO了一家在江子翠國小後面的華江市場,有一家沒有店面招牌,純粹就是個豆腐攤子,她們家賣的豆漿,一大包快要二台斤重,只賣你20元,我已經撲空了二次,第二次太晚去,友人還不在乎的跟我說,人家黃昏市場的攤子,傍晚五六點去還有,結果人家三點一開攤,四點豆漿就賣光光。 (2023-03-05 10:00)
想不到深坑老街旁竟然藏著一家這麼美的咖啡廳「Arc Cafe」,超美森林系玻璃屋設計,彷彿像是走進風景美術館似的,吃下午茶還能一邊拍IG網美照,菜單消費雖然不算平價,但咖啡甜點都有著不錯水準,營業時間一周只開三天,生意超好周末來有很高機率會客滿,需要現場候位排隊。 (2023-02-27 12:00)
深耕板橋在地多年,老夫妻兩個人每日現做,動作上稍微會慢一點點,排隊購買的朋友可得耐心等候一下,每日都會提早把水果清洗乾淨,再把糖水煮好煮滾後,一盤一盤的水果串串好後,就開始裹糖衣,現場光聞到糖水的香氣就流口水了。 (2023-02-23 10:00)
隱身在住宅區的「赤初麵食酒館」,集結中和拉麵跟中和餐酒館的雙重特色,一邊品嚐道地中華拉麵,還能一邊暢飲多款創意調酒,店內是挑高空間搭配綠色植栽,超有文青風格的中和餐廳,也成為不少人打卡拍照熱點,品嚐美味拉麵還能小酌一番,創新體驗等你來光顧。 (2023-02-13 10:00)
小時候一直到今天我都還是乾濕分離的麵食主義者,在台灣除了什錦麵和切仔麵外,我幾乎都點乾麵配一碗,論「切仔麵」當然得說說「蘆洲」,而「蘆洲切仔麵地圖」也一直是我想寫的一個固定單元。繼阿六切仔麵、阿榮切仔麵的第三彈,先簡單講評,湯鮮黑白切味美,黑白切的辣椒醬也有一套。 (2023-02-11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