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黑皮的旅遊筆記、整理/實習記者陳莉玟
日月潭美食「日日tê」於2/7開始試營運,裝潢、建築打造一個融合台日懷舊氣息的茶香餐廳,以日月潭紅茶為主軸,延伸出多款跟紅茶有關的飲品以及料理。因為地理位置用導航幾乎找不到,所以目前採全預約制,預約成功後會私訊清楚的照片指引以及周邊的停車資訊。如果有機會來到日月潭,不要錯過這一間日月潭咖啡廳!
地理位置與停車資訊
因為導航容易帶錯路,導致很多人車子開進很難掉頭的死巷子,店家基於安全考量,在盡量不打擾巷中鄰居的原則下,採全預約制。由IG私訊訂位,預定成功後會傳送清楚的照片指引與停車資訊。
店家規定與低消
目前低消為一人一杯飲料(餐點與甜點均不在低消內),12歲以下無低消限制。因餐點為現做,所以預定的同時也可以先預訂餐點,這樣到現場時,等候的時間就不需要等太久。用餐時間為100分鐘,僅收現金。茶室內外小院全面禁菸,茶室內擺設與桌椅請勿擅自移動(若有損壞照價賠償),茶室地毯區域需拖鞋,為維護衛生與清潔,請穿著襪子。
環境介紹
室內座位分為三個空間,第一個空間是不需要脫鞋子的。在第一個空間的座位區相當的特別,桌子有一個內崁式的設計,在桌子內有水流,跟戶外小庭院的小水池相互循環。加上玻璃窗的設計,可以一覽戶外的綠意景色。
這裡的設計巧妙融合了時光流轉的概念,在通往第二個空間之前,特意設置了一座優雅的拱門。這道拱門不僅僅是空間的分界,更象徵著踏入另一個時代的門扉,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引領訪客進入充滿懷舊情懷的世界。
當步入第二個空間
復古元素開始悄然浮現,為接下來的轉變鋪墊氛圍。隨著腳步向前,來到第三個空間,懷舊感則進一步加深,彷彿時光的痕跡在牆面、家具與裝飾細節中流淌,讓人沉浸在過往的美好記憶中。
▲如果是一群家人或朋友一同前往,可以選擇坐第二個空間。
整體室內空間以沉穩的暗色調為基調
營造出靜謐而典雅的氛圍。深沉的暗紅色牆面,宛如一杯醇厚的日月潭紅茶,映照出茶湯的溫潤色澤,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茶文化的深厚韻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簍空的牆面設計
巧妙地突破了傳統空間劃分的方式,未使用窗戶作為視線的隔閡,而是懸掛了兩顆別具巧思的紅茶球體。這些球體不僅成為空間中的視覺焦點,也彷彿茶葉在水中舒展的縮影,象徵著紅茶的層次與生命力。置身於此,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茶香,隨著光影變化,牆面與茶球的倒影交織出流動的詩意,讓人在靜謐的氛圍中細細品味日月潭紅茶的獨特韻味,搭配茶香料理,感受一場結合味覺、嗅覺與視覺的多重感官饗宴。
餐點介紹
超Q季節限定難哄奶茶
▲日日tê目前推出了一款「難哄奶茶」,把新鮮的草莓跟草莓奶茶融合在一起,這一杯真的太可愛了!
台茶二十一號
這裡精選七款來自日月潭的紅茶,從經典的台茶十八號紅玉、台茶二十一號,到獨具特色的小葉種與大葉種紅茶,種類豐富多樣,滿足不同茶客的喜好。每一款紅茶皆經過細緻挑選,展現出不同的香氣層次與風味特點,讓旅人能透過品茶的過程,深入探索日月潭紅茶的獨特韻味與深厚文化底蘊。
紅韻紅茶
如果想要喝冰的紅茶,也可以選擇這款紅韻紅茶,擁有獨特的肉桂與淡淡薄荷香氣,茶湯溫潤醇厚,冷泡後更能展現其細膩層次。特別的是,這杯紅韻紅茶不僅僅是加冰飲用,而是以「純茶冰磚」來保留茶湯的原始風味,隨著冰磚慢慢融化,茶香層層釋放,讓每一口都帶來不同的風味變化。
▲為了讓品茶過程更具儀式感,還特別提供聞香杯,讓旅人能在啜飲前細細感受茶葉的前調香氣。
▲紅韻紅茶散發出優雅的熟果香與微妙的辛香氣息,透過聞香杯,可以更直觀地體驗茶香的深邃與變化。
日日鮮甜茶香鍋燒意麵(內含大尾魷魚)
這一款茶香鍋燒意麵,光是鮮美的湯頭就熬煮的兩個鐘頭以上,一旁還會附上一杯阿薩姆茶湯,讓食材的鮮美與紅茶的淡雅香氣完美融合,呈現出溫潤醇厚的口感。
除了湯頭講究,配料同樣經過精心挑選與調理
融合在地的食材百香果作為醃製料理帶出濃郁的果香滋味,而經紅茶燻製的食材則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茶香煙燻氣息,讓每一口都充滿驚喜與層次感。此外,特別搭配來自日月潭的紅茶茶葉蛋。
埔里紹興醉雞
另一款醉雞的套餐選用了埔里在地的紹興酒,搭配五種以上的中藥熬煮浸置。經過長時間的細火熬煮,使藥材的甘甜與紹興酒的馥郁完美交融,最終浸泡入嫩滑的雞肉之中,讓每一口都散發出濃郁的酒香與溫潤的藥膳風味。這道料理不僅是一場味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結合埔里在地釀造文化與茶香風味的體驗,讓旅人沉浸在純粹而細膩的美味之中,也感受這片土地獨特的韻味與溫度。
松阪豬麻油湯飯糰
這一款松阪豬麻油湯飯糰,一端上桌就是滿滿的麻油香氣,我最喜歡的就是上頭的紅茶日式烤飯團,焦脆焦脆的口感,尤其是上頭的紅茶醬汁,完美的擊中我的味蕾。
日日tê
訂位私訊IG:日日TÊ
【你可能也想看】
►坐落懸崖盡頭的度假村!峇里島「隱世Villa」喝下午茶俯瞰印度洋
►宜蘭「澡堂風」咖啡廳!濃郁梅酒咖啡享受微醺 店內滿滿溫泉元素
►森林裡的玻璃秘境!花蓮隱藏版綠意民宿 遠離城市喧囂放鬆心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