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小虎食夢網
刻意查了一下上一篇【跟著舒國治尋小吃之七十七】【大安站美食】餃子樂單元是5月5日,也就是說我近三個月沒follow這位人稱小吃教父的舒老師腳步,沒追、沒吃、沒寫的主因一來當然是我真的很忙,忙著一些亂七八糟的雜事,二來是目前我手上有關老師的資訊,要嘛在外地、要嘛不是我很有興趣的店家。
有在follow此單元的朋友也都知道早前【跟著舒國治尋小吃】台北小吃札記全目錄(未完成)一書中舒老師寫的我己攻略了八八九九,另則打從他沒在「遠見」連載後便只剩一個月一本的「高鐵月刊」可以追蹤,再則這其中也不過其有一家在台北,而這家曾在東門市場附近,之後搬到216巷再搬到如今地址的「東門小吃」,便記錄於第55期高鐵月刊。
另外有關舒老師的全台小吃著作也將於「八月」出版,這下可樂壞了小虎和舒老師的粉絲。
來到店門前出乎意料之外的明亮,感覺沒有什麼老店的氛圍,但它又確然是一家老店無誤!
看倌且瞧這牆上的客人簽名都是從東門市場附近老店給「搬」過來的,望著牆上名人的簽名真是「美」不勝收,好些甚至是2000年前。
仔細看赫然驚見應該是五、六年級才會認識的「金瑞瑤」.....,她可是當年和偶像。
牆上賣的東西其實很簡單就是幾樣鹹食和各式冰品,可惜我愛的鹹湯圓要九月之後才供應。
首先當然來上一份舒老師指定要吃的「甜不辣」,這個在日本稱之為「關東煮」的庶民小吃,小時候在基隆我們則管它叫「菜頭滷」。此小吃在台北也不難吃到,甚至有好些店是以此小吃聞名,但說真的沒有一家我吃的到兒時「菜頭滷」的滋味,別說別的光說「吉古哇」現在就鮮少見。當然,這一碗也沒有,但好些南部的麵店還吃的到,某些市場也還找的到,有時還真會想念它的味道。
整體來說個人覺得東門小吃的甜不辣算是比較接近我兒時的味覺記憶,但真要認真去回想,也許醬汁是關鍵。不過、記憶中那時是沒有「豬血糕」,只得豬血,魚丸也顯少見。
當天陪小虎來到的是老饕級的強哥,只見他把最後一口「甜不辣」塞進嘴裡後便拿著殘留醬汁的空碗走向櫃檯,沒一分鐘端回來這碗讓我味覺記憶回到三十年前基隆..真他媽的好喝、真他媽的簡單。
猶記兒時口袋零錢不多便會只點較便宜的豬皮、或是「菜頭」,然後拼了老命狂要「湯」止到店裡的大嬸用惡狠狠的眼神瞪著我幼小、碎弱的心靈...,至於「吉古哇」等比較貴的得等到口袋較寬鬆、或是過年有壓歲錢時才有機會嚐到。
好一陣子、最少半年沒吃麵線,多久前曾動筆追寫麵線我自個兒都忘了,但我本能的、慣性的第一匙便撈起我最愛的「大腸」↓。
這腸子雖然不厚也不太塊、咬起來口感也是爽度不夠,但它確然夠甜夠好吃也夠油,讓我一下子找回失去已久對麵線的熱情..,可惜的是這麵線再多吃上兩口,不曉得為什麼突地冒出一股粉味..且越吃越重,固然這味很輕很後端,但多少還是影響了我對這碗麵線的好感,即便整體來說它還算是美味,特別是腸子。
最後這碗冰也是舒國治老師文中交待要試試的,比較特別的是加入了古早味的麥角。這一味也許現在少見,但我兒時卻算是「挫冰」中蠻常見的食材。
第一口我便覺得它好吃,不管是紅豆、牛奶、甚至是麥角都有一種熟悉的美味,但勉強來說只能算是中規中矩,but這第二口的未端卻隱約跑出一抹令「舌」驚嚇的「味道」。
強哥見我神色不對,學著我在冰中挖了半匙只沾上「糖水」的挫冰,泯了一口後用湯匙對著我指了指,然後微微笑了笑,頓時我也笑了。不曉得大家記不記得小虎曾在23:【大稻埕】甘州街呷二嘴刨冰文中提到,其冰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是其糖水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挫冰糖水,其魅力在於一半黑糖(取其香)、一半二砂糖(取其甜)的絕妙比例。
然這份挫冰入口的「焦糖」香則是第二次讓我對一家挫冰的「糖水」動了真情,突地想起某個美食家曾提過「先炒糖」再倒入熱水的「糖漿」製法,雖然我不太確定這家的糖水是不是如此做的,但那入口的迷人焦糖香真的超超超讚的,建議來此的朋友別忘了細細品嚐這「糖水」的美妙。
55期高鐵月刊就放置於挫冰食材的冰櫃上,還刻意翻到了「舒國治」老師寫的單元。
【東門小吃】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四段5弄17號
電話:(02)2721-6138
營業時間: 11:00~21:30,週日休
小虎食夢網
如果「吃」只是為了填飽肚子,那「食物」也未免太無趣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