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亮點先筆記。(影/記者彭懷玉攝)
記者彭懷玉/新北報導
塵封37年後,「舊三貂嶺隧道」改建為全長1.9公里的自行車道,在眾人的期盼下於本月3日起展開試營運,一直到9月3日止。沿途滴水沉積而成的鐘乳石、成群在岩壁上棲息的蝙蝠,到三瓜子隧道盡頭的鏡面水池,都是旅途中必看亮點。
▲塵封37年後,「舊三貂嶺隧道」改建為全長1.9公里的自行車道,於本月3日起展開試營運。(圖/記者彭懷玉攝,以下皆同)
▲記者於7月5日體驗時,仍是第一階段試營運,由於隧道內狹窄,一梯次開放80位,「隧道不得騎車」僅能用牽的。
經過新北市工務局3年多的努力,1985年封閉的「舊三貂嶺隧道」終於重見天日,以自行車道重新迎賓,不過,記者於7月5日體驗時,仍是第一階段試營運,「隧道不得騎車」僅能用牽的,即便如此,也不消觀賞沿途風景的獨特雅趣。
▲從牡丹車站出來後,導航「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休憩站」騎3分鐘就抵達,會有人員前來查看事先預定好的QRcode。
從牡丹車站出來後,一旁就有Youbike2.0可租借單車,導航「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休憩站」僅3分鐘就抵達,會有人員前來查看事先預定好的QRcode,休憩站外展示自行車道的五感導覽圖。雙溪區公所楊先生指出,隧道內地板是一根根鋼筋架高,中間縫隙約2.4公分,可見多變地貌,不過腳底下就是水池或泥濘的地面,要非常注意手機、鑰匙等小物,避免掉落,在行前可藉由導覽圖事先了解哪處該停留。
▲隧道內「生態共生燈光」是為了讓蝙蝠棲息,藉由間接照明打在牆上,僅照亮人行走的範圍,拱頂維持不打光。
其中,隧道內「生態共生燈光」是為了讓蝙蝠棲息,藉由間接照明打在牆上,僅照亮人行走的範圍,拱頂維持不打光,不因人的使用犧牲環境系統原有的運行,也增添了隧道內的探險意境。
▲▼1K+800時,會在隧道內看到碳酸鈣結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鐘乳石,主要是滴水沉積而成的白色結晶物。
全長1.8公里的三貂嶺隧道,大約在1K+800時,會在隧道內看到碳酸鈣結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鐘乳石,主要是滴水沉積而成的白色結晶物,推測為南港層石灰質砂岩,白色和橘色相間的色彩,吸引不少人大感驚奇,停下腳步蹲低來拍攝。
▲磚壁上方有成群棲息的蝙蝠,十多隻吊掛,窺視路過的旅人,頗有身在古堡地窖的陰森氣息。
接著,會發現磚壁上方有成群棲息的蝙蝠,十多隻吊掛,窺視路過的旅人,頗有身在古堡地窖的陰森氣息。
▲▼進入三瓜子隧道前,會先到「平台崩石、原生綠牆」中介點。
沿著隧道來到終點,緊接著又有一條三瓜子隧道,在進入前,會先到「平台崩石、原生綠牆」中介點,工務局介紹,在舊草嶺隧道和三瓜子隧道封閉後,因2001年納莉颱風造成大量洪水和積石沖入隧道內,造成大量石頭堆積,讓隧道內外連續出現崩石地形,這片下凹谷地缺乏日照,植物多以喜好陰暗、潮濕的蕨類蕁麻科及天南星科為主。
▲三瓜子隧道全長僅115公尺,盡頭藏了鏡面水池(建議可穿防水鞋)。
三瓜子隧道全長僅115公尺,藏了絕美打卡點吸引旅人朝聖,從林地而來的水經過三瓜子隧道,在此流入基隆河,約有兩公分的積水匯聚成鏡面水池,倒映圓弧形隧道、遼闊的山景和天空,幸運的話,有機會捕捉到火車轟隆隆而過,來到舊三貂嶺隧道遊玩可別錯過此景。
▲「舊三貂嶺隧道」完工後,連結猴硐至三貂嶺、牡丹至貢寮兩大遊憩區,民眾可以深度感受依山傍水的自然風景。
「舊三貂嶺隧道」完工後,連結猴硐至三貂嶺、牡丹至貢寮兩大遊憩區,民眾可以深度感受依山傍水的自然風景。三貂嶺隧道及三瓜子隧道自行車道從7月3日起開放第二階段預約(7月16日至9月3日),一日四梯次,每梯次40人,首度開放隧道內可騎乘自行車,試營運期間均為免費體驗。工務局指出,將持續進行滾動式檢討與修正,在正式營運前匯集民眾意見,提供日後更舒適的旅遊品質。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