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暑假最後機會!動物園「夜行動物館」將走入歷史 

點評:還記得小時候遠足一定會去的夜行動物館嗎?

旅遊中心/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內的夜行動物館,即將於9月1日走入歷史。這棟建於民國75年,屬於動物園遷園木柵地區一期工程的室內展館,曾吸引數千萬遊客造訪,然而歷史的刻痕,也讓這棟建築物逐漸出現結構損壞與多處滲漏水的現象,因此將於展開封館維修,未來將以「熱帶雨林市內館」重新呈現。

早期動物展場設計的理念,因為沒有特別強調自然環境、展示動物的生態需求、節能減碳效益及遊客無障礙空間等,所以在整體考量下,動物園特別在「熱帶雨林室內館」新建工程中,將夜行館及週邊基地範圍納入設計,希望與既有亞洲熱帶雨林展示區連貫,強化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展示。


▲台北市立動物園裡的「夜行動物館」,將於9月1日走入歷史。(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即將走入歷史的「夜行動物館」,在設計之初,刻意規劃了燈光控制系統,營造與館外日夜顛倒的環境,希望讓遊客能夠在神秘的夜間氛圍中,觀察到夜行動物特殊的外貌與生態習性,在當時可是國內一項創舉。

館內除了可以觀察到貓頭鷹、白鼻心、鼬獾、黃鼠狼、囓齒目及小型貓科等傳統印象中的夜行動物外,也可以欣賞到小懶猴、粗尾侏儒狐猴、阿氏夜猴等小型靈長類。尤其2008年才遠從德國法蘭克福動物園交換而來的阿氏夜猴,因為適應良好也建立了甜蜜的家庭,和樂融融的可愛模樣,更令人印象深刻。

施工期間內,動物園也為這些動物安排好住所,封館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協助動物們搬離舊家與適應新環境,未來將成立的熱帶雨林室內館內,也規劃了部分夜行性動物的展區。

新的熱帶雨林室內館,將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環境為展示主軸,串連現有「亞洲熱帶雨林區」之展示內容與動線,以具體講述不同地理區系內熱帶雨林之生物多樣性特色。同時,展場設計也融入創新思維,不僅能活化空間調度與動物飼養管理需求,也更能完整呈現出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的氛圍,期望提供不同的感官體驗。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讀者迴響

旅遊 熱門新聞

開箱台南新景點「十果文創園區」試營

北市15米高「加羅林魚木」超壯觀

低調鐵皮屋總是排滿人!高雄隱藏麻辣麵

身分證對中2碼 升級天使紅蝦吃到飽

隱身龜山60年冰品廠的神秘販賣部!

到礁溪溫泉飯店用餐第2人半價

開店10分鐘煙燻鴨腿飯一掃而空!

添好運吃到飽三度延長「到5月底」

有2個「2」送A5和牛!王品向辣推身分證優惠

北市龍蝦餐廳「All In One」母親節後熄燈

Facebook 上等你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