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500年 原來「馬卡龍」是敘利亞來的

點評:杏仁小圓餅、外脆內軟,有人知這是什麼嗎?

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有「少女的酥胸」美譽的法國點心馬卡龍,靠著外酥內軟、甜中帶酸的口感及華麗的外包裝,近年風靡全球。其實,馬卡龍500多年前就誕生了,發源地是敘利亞,直到法國作家寫下馬卡龍「定義」後,才開始盛行於法國,目前趨勢是加入「鹹」元素,做出鵝肝及魚子醬馬卡龍。

▲馬卡龍色彩繽紛,小小一個要價不菲。(圖/記者黃克翔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馬卡龍15世紀出現,最早名為Louzieh,是敘利亞一家糕餅店獻給鄂圖曼哈里發的點心;1,552年法國作家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第一次寫下馬卡龍的定義,「杏仁小圓餅、外脆內軟」。

早期馬卡龍由杏仁、糖和蛋白做成,融合法國北方的甜菜製糖和南方的杏仁;烘焙師戴斯丰丹(Pierre Desfontaines)發明三明治夾法,將奶油、果醬或果泥餡料夾於兩個馬卡龍之間,成為今天的馬卡龍,一個最現代的傳統甜點。

▲各式各樣外觀華麗的馬卡龍。(圖/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馬卡龍熱潮近年也吹進台灣,儘管要價不菲,平均一顆要百元上下,仍大受歡迎,據糕點師傅表示,小小一顆馬卡龍製程繁複,稍不留意就會失敗,耗時費工。品嘗過的民眾多形容,馬卡龍外皮酥脆,咬下後軟嫩內餡充滿甜味,但不死鹹反而帶有微酸。

目前,馬卡龍已成為法國美食符號,甜點大師艾爾梅(Pierre Herme)更在2006年時,將3月20日定為「馬卡龍日」,節日目的除慶祝春天來臨,每年也會和不同公益團體合作,讓愛好者挑選免費馬卡龍並自由樂捐。(新聞來源:中央社)

關鍵字: 法國 馬卡龍 美食 點心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讀者迴響

旅遊 熱門新聞

桃園「宇內溪溫泉區」明起試營運

竹縣「17處賞桐景點」已開8成!

隱身「廢墟公寓」秘境台菜小館!

新北河濱蝶戀季升級!有音樂會、市集

5/1炭烤豬肋排買一送一

超萌「史努比公仔」現身澎湖5大景點

美登利官方再公布台中店訂位候位須知

北海岸「6處野百合」盛放!美到5月底

新北「4座特色公園」帶孩放電

台南梅嶺秘境餐廳180度看山景、雲海

熱門行程

2025龍岡米干節 走進異域文化的磅礴盛宴

4/19-4/27體驗金三角異域風情,品味道地米干美食,感受潑水祈福與火把狂歡的熱情

Facebook 上等你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