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山蕉文化館的創辦人黃榮炫。
記者游琁如/集集報導、攝影
走訪南投集集鎮,旅客必訪地點多為集集火車站,其實集集保有台灣他處少見的「山蕉」,肉質彈牙飽滿的山蕉,過去曾有過風華歲月,然而隨著時空推移,速成價格也較多的香蕉大量生產,集集鎮「香蕉王國」之稱從此被遺忘。集集鎮上有在地居民為推廣集集山蕉,集合鎮上小農生產山蕉產品,只為讓更多人認識本土的美味山蕉。
▲▼山蕉文化館,旁邊為集元果販售中心。
日治時期日本於台灣各處試種香蕉,集集產的山蕉因海拔較高,較一般香蕉耗時長,約需13至18個月才得以長成,比一般香蕉的8至10個月長約兩倍。也因集集處中部丘陵地形,海拔為250米以上,良好的排水環境造就了山蕉特殊Q嫩彈牙的口感,口感濃郁,香氣厚實,故曾是台灣「香蕉王國」。
集集山蕉文化館的創辦人黃榮炫,是第3代蕉農,因為有感於集集的山蕉被多數人遺忘,故成立集集山蕉合作社,整合在地蕉農山蕉,研發出天然的山蕉產品,並藉由文化館,讓更多旅客可以認識山蕉。黃榮炫說,集集的酒家女地方方言有一句話:「西米落、鹿角仙,脫赤腳、錢卡現。」意旨當年的蕉農收入高,比穿西裝的人還要富有。
▲舊時蕉農的穿著破爛,卻是鎮上最富有之人。
▼集集山蕉。
原本只是單純種蕉,但曾經因山蕉價格一度崩盤,黃榮炫有感於蕉農辛苦,集合在地40多位蕉農,購買大量山蕉,想研發出相關產品,幫助蕉農找到更多銷售方法。黃榮炫的想法簡單,就是希望可以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集集山蕉。後續再成立「集集山蕉文化館」,期待旅客不只嚐山蕉,也了解山蕉的背後故事。
在集集山蕉文化館旁的集元果,是山蕉產品的販售中心,此處可以嚐到一半以上使用山蕉蕉泥製成的「香蕉蛋捲」,不似一般蛋捲脆,但卻能嘗到山蕉的濃郁香氣。更有亞洲大學老師因為聽到其理念感動,為山蕉文化館設計「大山禮盒」,得到知名的紅點設計獎。黃榮炫說,結合產品與設計,未來還將成立山蕉觀光工廠,讓更多人了解背後的辛苦與過程,也讓台灣獨有的珍寶被更多人認識。
▲此處可以品嘗到多種集集山蕉研發的產品。下圖右為得了紅點設計獎的「大山禮盒」。
如何分辨集集山蕉
1.果實形狀:香蕉屬長條形;山蕉則是肥短形。 平地蕉蒂頭部分較長、果把較軟;山蕉蒂頭部分較短、且果把具有韌性。
2.重量:外觀上相同大小,香蕉比重較輕;山蕉比重較重。
3.栽種:香蕉比較不挑生長環境,而且比較好長,但必須是熱帶或熱帶氣候,生長期短;山蕉比較難種,對生長環境較挑剔,生長期13~16個月,往往是平地蕉的2~3倍。
4.數量:香蕉普遍到常令人視而不見;山蕉則因在台灣栽種不易,栽種數量少所以其果實賣得也少。
5.口感:山蕉甜度較甜、果膠豐富,吃起來果肉較結實,咬感QQ的感覺;平地蕉則較有酸味,水分較多、肉質軟鬆。6.果皮:山蕉的果皮較無光澤、略有菱線;平地蕉果皮光亮美觀、光滑無菱線。
7.存放時間:山蕉常溫下可儲藏較久(約1~2天);平地蕉常溫下不易存放。
8.顏色:山蕉外皮較近土黃色,就是人家常說的"土色";平地蕉外皮顏色鮮豔,近螢光黃色。
(取自集集山蕉歷史文化館官網)
想讓「香蕉王國」不被忘記 他在集集鎮復甦山蕉歷史
點評: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歡集集的香蕉呀!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