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機姆
「站在頂樓的制高點極目眺望,仍然可以看到棕櫚樹;淺褐色的河水緩緩流淌,幾艘木船悠然駛過,主導天際線的不是鋼筋混凝土、或者玻璃的摩天大廈,而是殖民時代建築的塔樓、金色的佛塔……在亞洲,這樣的大城市已經所剩無幾了。仰光仍然保留著這番景色,不過恐怕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緬甸夢」的攔路虎 (2013/10/22)
2013年底,是這篇報導撩動了心弦。因而起意造訪這快速變革的國度,迫不及待的。如同過去其他決定那樣快速。決定成行之後,出發時間、航程都在半天之內定案。之後,每當有人問起下一站要去哪裡?當我據實以告,時常得到這樣的回應:『緬甸?那裡不是很荒涼、很落後、那裡有什麼?』對照走訪其他國家所得的讚嘆羨慕,莞薾。為什麼要去?因為,我對這個國家的認識太淺薄。這些疑慮可能都是事實,也或許世況變了。對於一個不瞭解也不曾踏足的國度,我不願評論。至少,在出發之前。我總是要去親自看看。雖然,一定看不見全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關於緬甸的書很少。一般性的介紹不多、指南性的旅遊書付之闕如。這未嘗不是好事。因而,我看到的,是小說、是散文、是歷史。思緒跟隨文峰起落,翻走一頁又一頁書扉,見證曾經豐饒的國度隕落,憂傷滿懷。
當我查索新聞,試著得知緬甸的現況卻不時看見「快去,快去呀,緬甸的變化太快、太大了!」,我很心急。擔憂著是否到訪時就太遲、太晚了!(以下報導請注意時間)
「但是,遊客也必須當心。在緬甸,想上網,需要有虔誠的佛教徒一般的耐心;必須帶夠現金,因為找不到取款機;手機也不能用。來緬甸度假,彷彿昨日重現。停電是家常便飯,自來水對許多緬甸人來說仍然是奢侈品。」「春遊」緬甸盤點新氣象 (2012/3/28)
「連續幾十年的軍人執政,彷彿讓緬甸停滯在某種時間隧道。如果你是那種願意探訪幽靜小巷、「傳統」景色的遊客,肯定會發現緬甸確實很誘人。但是,想領略這類風情,最好趕快來。眼下,投資正在大筆湧入,緬甸一天一個樣:堵車,購物中心……」下了黑名單 重遊緬甸 (2013/7/19)
「搭乘出租車,原來,人們最愛聊的一個話題是政府有多糟糕。現在人們更多談論的是堵車有多嚴重。」
新手上路 秀緬甸開車幾大怪 (2014/1/7)
然而臨行前台灣社會的種種動盪,使我完全無心規劃行程。草草預定飛機、住宿、緬甸境內交通,對景點有著模糊的印像,就這麼上路了。直到身處台北飛往香港的平流層中,才急忙翻閱攻略規劃細節。自己都不禁覺得大膽,如此隨興是平時在台灣的玩法呀XD終究,我還是踏上了,這片袈裟翻飛的大地。
※ 延伸閱讀
喬治‧歐威爾 緬甸三部曲 《緬甸歲月》、《動物農莊》、《一九八四》
《緬甸。逆旅行》、《翁山蘇姬》、《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緬甸-佛光普照的稻米之國》、《緬甸的豎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作者Emma Larkin這麼說:「緬甸就像一個得了癌症的女人。她知道自己病了,但她還是照常過她的生活,彷彿一切沒事一樣。她拒絕看病。她與人交談,人們也跟她說話。他們知道她得了癌症,她也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但沒有人說破。」在仰光和蒲甘停留些許時日,我試圖描述這個國度,在親自走訪之後。我想,緬甸還是那個得了癌症的女人、她還是知道自己病了,可是,她不再拒絕看症、她沒有放棄治療。緬甸不再是那個傳聞中蠻荒落後的國家,即使談不上發達、卻也說不上落後。當然有許多硬體建設尚待改善、軟體設施尚未舖陳,紛亂之處所在多有。可是,總是能感受到的,緬甸正在篷勃發展。Myanmar is somehow chaotic but prospering.
坐擁豐沛天然資源、二戰後被極度看好的緬甸,雖然軍政府執政下落入世界最不開發國家之一的桎梏。經過了多年沈寂之後、在世界舞台缺席許久之後,雖然對世界還很陌生、張開好奇的雙眼,她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是的,緬甸還在學。但她終究是在前進了。然而,在我心中。不論世態如何翻轉變化,袈裟的顏色,是緬甸最美的顏色。
歲月流轉了韶光,俯身輕拾莫遺忘。誰不是依傍著過去,眺望遠方?旅人的眼睛,看見世界。
Ⅱ流光拾遺─這是機姆的部落格。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