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魚回來了!見證海洋自癒 綠島「小丑島」潛點重現生機

▲綠島小丑島潛點生態重現生機 東管處長期潛點監測見證海洋恢復力。(圖/觀光署東管處提供)

▲見證海洋的自癒力!綠島小丑島潛點生態回春。(圖/觀光署東管處提供)

記者胡至欣/綜合報導

曾因天災與工程重創、宛如沉睡海底的綠島潛點「小丑島」,經歷四年恢復期後,終於重展生機!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東管處)最新調查,這片水下生態寶地正悄悄重回榮景,小丑魚回來了,海葵搖曳生姿,再次成為潛客嚮往的夢幻潛點。

「小丑島」得名於其海底廣布的海葵群落,以及棲息其中的白條雙鋸魚(俗稱小丑魚)與三斑圓雀鯛,是綠島具代表性的潛水景點之一。然而自109年起,因鄰近漁港修復工程、強降雨與颱風等極端氣候衝擊,大量泥沙覆蓋礁石,加上海溫長期偏高,導致海葵與珊瑚出現嚴重的白化與死亡,魚群失去棲地,生態陷入沉寂。

東管處自2016年起啟動長期海域調查,並委託台灣珊瑚礁學會透過定點觀測與水下影像紀錄,完整掌握小丑島的生態變化。歷時四年的持續追蹤,近日迎來激勵人心的好消息—海葵覆蓋率逐步回升,白條雙鋸魚與三斑圓雀鯛等生物族群也悄然重現,海底生態圈再度活絡起來,象徵環境正在朝向健康狀況發展。

這批珍貴的水下影像,不僅記錄了大自然的恢復力,也如同一卷「海洋自癒的時間軸」:從死寂的白化礁石,到如今隱約透著生命脈動的海底畫面,為海洋保育、永續觀光與環境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鏡。

東管處指出,透過長期潛點監測與水下影像紀錄,不僅能持續掌握海洋生態的變化,也有助於各部門公共建設與環境管理之政策參考。未來將持續與學術單位及在地團隊合作,透過定期調查與資料共享,深化對潛點生態的理解與守護,同時逐步導入低擾動、尊重自然的生態友善旅遊,推動旅遊與保育並行,邁向真正的海洋永續觀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行程

讀者迴響

旅遊 熱門新聞

溪頭福華飯店「住一送一」避暑去

日本最新夜行列車亮點搶先看

60隻「哆啦A夢」快閃市民廣場!必打卡「12米高氣偶」+任意門

台中最狂火鍋新莊店地點曝光

他中2億日圓樂透「吃2萬家餐廳」

萬里「亮山川景觀休閒園區」試營運

30年港式餐廳「易牙居」回歸

嘉義「鄉村版童話城堡」最快月底試營

米其林公布6月新入選餐廳

台中「觀音亭景觀平台」7月底完工

熱門行程

Facebook 上等你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