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的鳳梨酥 童年回憶成就世界級美味

▲鳳梨酥-吳寶春(記者林挺弘攝)

▲艱難歲月中,母親在鳳梨園勞作的身影成為吳寶春最珍貴的童年記憶。(圖/記者林挺弘攝)

記者潘姿吟/專題報導

在台灣烘焙界,吳寶春是一個響亮的名字。然而,在這位世界級麵包大師的成功背後,藏著一段充滿溫情的童年往事和一位堅毅母親的身影。這些看似平凡的回憶,成為了吳寶春烘焙生涯中最珍貴的原料,滋養了他的創作靈感。

吳寶春的故事始於屏東鄉間。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印象深刻,鳳梨就是我們家的配菜,白飯配鳳梨。」這是什麼特殊的餐桌組合?吳寶春娓娓道來,「媽媽是鳳梨田的工人,即使工作辛苦、環境惡劣,也咬牙苦撐一個家。」艱難的歲月裡,母親在鳳梨園勞作的身影是他刻在腦海的童年。

▲▼鳳梨田,鳳梨田空景,鳳梨帽,鳳梨戴帽防曬。(圖/記者陳詩璧攝)

▲鳳梨不僅是食物,更是聯繫母子情感的鏈結和他最鮮明的味覺回憶。(圖/記者陳詩璧攝)

鳳梨,成為了母子情感的聯繫、最鮮明的味覺記憶:酸澀又粗糙。「吃到都會割破嘴!」吳寶春尷尬苦笑著童年的日常,但也正是這些酸甜交織的回憶,成了他做麵包的獨到養分,「我覺得有時候這些食物啊,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美好的回憶。」

在吳寶春年輕時,鳳梨酥還不是獨立的點心,而是喜餅中的一種選項。有趣的是,早期的「鳳梨酥」其實並非完全由鳳梨製作。「以前我們學做的時候,的確是用冬瓜餡,沒有錯!」吳寶春解釋道。

為何用冬瓜代替鳳梨?原因在於早期的鳳梨纖維粗糙,加上削皮工序繁瑣,難以處理,且產生大量果皮廚餘。當時環保意識不如今日,小型糕餅店難以處理這些廢棄物,若委外處理又會增加成本。

相比之下,冬瓜更易處理。「冬瓜是一種很隨和的食物。」吳寶春說,「它果肉豐富、纖維細膩,削皮後廢棄物也少。」這使得冬瓜成為早期鳳梨酥的理想替代品。

▲鳳梨酥-吳寶春(記者林挺弘攝)

▲▼餡料和餅皮的比例必須是一比一才最好吃,吳寶春以母親之名推出的無嫌鳳梨酥。(圖/記者林挺弘攝)▲▼鳳梨酥—吳寶春。(圖/記者林挺弘攝)

隨著時間推移,鳳梨酥的製作方法不斷演變。吳寶春回憶起初學時期,比較類似做「漢餅」,「餅皮以雞蛋、牛奶為主,奶油成分較少,像廣式月餅皮。」他特別強調,「鳳梨酥,其實一直在演化。」

隨著奶油在市場上日益普及,鳳梨酥的製作方法也隨之改變。大約在1980年代(民國70年代),一種「西化」的鳳梨酥餅皮開始出現。這種新式餅皮增加了奶油含量,使得口感更加酥脆,為鳳梨酥發展歷程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這一演變,反映了烘焙技術的進步,也體現了台灣社會口味的變遷,為傳統糕點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然而,一開始的嘗試並不順利。吳寶春回憶道:「當時還沒有找到一個可以在市場上容易被辨識的獨特性。」

突破口來自於一個特別的配方。吳寶春學到了加入鹹蛋黃,為鳳梨酥帶來了全新的風味,「鹹蛋黃和鳳梨餡的搭配非常和諧。」他解釋道。然而,真正的挑戰在於餡料與餅皮的比例。

▲鳳梨酥-吳寶春。(圖/記者林挺弘攝)

▲隨著奶油在市場上日益普及,對台灣糕餅烘焙業帶來刺激,鳳梨酥的製作方法也隨之改變。(圖/記者林挺弘攝)

「餡料和餅皮的比例必須是一比一,這樣才最好吃。」吳寶春強調,「但這個平衡很難掌握。餡料過多,餅皮就無法完全包覆,造成浪費;反之,餅皮過多、餡料太少,又會失去平衡,影響口感。」這種精確的平衡,成為了吳寶春鳳梨酥製作的關鍵,也是他追求完美口感的體現。

於是,重現台灣50年代的酸甜,100%的純鳳梨讓內餡保留細緻纖維、呈現誘人的金黃色澤;特選的屏東鴨蛋黃為鳳梨酥增添了獨特的發懷舊香,而精心調製的餅皮則散發著令人懷念的香氣。以母親之名的無嫌鳳梨酥推出。

對吳寶春來說,無嫌鳳梨酥除了一個產品的品項,更是一種對家鄉和童年的緬懷。用自己的方式,將母親的堅毅和愛融入烘焙藝術中,向土地致敬。

▲▼鳳梨酥—吳寶春(記者/林挺弘攝)

▲食材的演進,反映了烘焙技術的進步,也體現了台灣社會口味的變遷。(圖/記者林挺弘攝)

想吃鳳梨酥,請點ETtoday九宮格購買連結
>>打造你的完美禮盒 9種口味一次滿足

看更多鳳梨酥在台灣的故事請點
>>百年的酸甜滋味:台灣鳳梨的興衰與轉型

分享給朋友:

推薦行程

讀者迴響

旅遊 熱門新聞

「不二糕餅」今起台北設快閃櫃 首日上千盒半小時完售

開箱/台南321巷藝術聚落回來了

五桐號全品項免費加料限時21天搶!

萬華70年肉圓老店搬新家!

睜開眼就是富士山!盤點6家絕美住宿

1年僅1天!苑裡鬼門關夜市9/1登場

新竹旅遊懶人包!20+免費景點一次

台中超夯「免門票」親子玩水景點!

搶先看!竹市風箏節8/31起快閃2天

文青必去!新竹60米煙囪藏珍稀霜毛蝠

熱門行程

Facebook 上等你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