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心會館」是由當時總督兒玉源太郎特別賜「樹心佛地」匾額而命名。(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台版「西本願寺」建築群遺蹟浴火重生!座落在西門町中華路西側的「西本願寺」,原是台灣最大的日式佛寺,但在1975年因遭大火燒毀而沉寂,其建築群遺蹟在都市違章建築中隱沒,而在台北市指定為市定古績並進行修復,以全新的「萬華406號廣場」與市民見面。
台北市西門町中華路1段及長沙街2段交會處的萬華406號廣場,座落著台版「西本願寺」建築群遺蹟,包含「西本願寺」本堂台基及「御廟所」台座、「輪番所」、「樹心會館」、「鐘樓」及「參道」等,修復完後以古色古香卻又是全新的面貌與市民見面,未來可串連紅樓、西門商圈的觀光休閒空間,將流行、新潮的時尚文化連結到具有古蹟氛圍的台北一隅。
▲「參道」是由佛寺山門前往傳統日本佛寺的參拜道路,原係以石板鋪設而成,部分石板已損毀或佚失,以相似石材回舖。(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版「西本願寺」建築群係於1923~1934年期間陸續興建完成,是台灣最大的日式佛寺。二次大戰結束後,「西本願寺」曾做為警備總司令部、大陸與中南部移民聚居、「中華理教總會」之地,記錄了台北的政治、都市移民與宗教歷史。1975年因遭大火燒毀而沉寂,後續即在都市違章建築中隱沒,直到2005年由台北市政府拆除違建及簡易綠化後,才讓西本願寺建築群遺蹟重現台北街頭。
由於時間久遠、建物破損不堪,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處依古建築群原有的風貌特色進行活化規劃及修復作業,包含由當時總督兒玉源太郎特別賜「樹心佛地」匾額而命名的「樹心會館」,以柳杉木、檜木等原木修復,樹心會館的窗戶採西式「上下式拉窗」,又稱「比重錘窗」。
「西本願寺」本堂主體已燒毀,修復本堂台基作為展演活動的舞台,未來將可舉辦各種現代、傳統或音樂表演活動;「參道」是由佛寺山門前往傳統日本佛寺的參拜道路,原係以石板鋪設而成,部分石板已損毀或佚失,以相似石材回舖。
▲原為佛寺輪值人員宿舍的「輪番所」,有著道地日式風格的建築。(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原為佛寺輪值人員宿舍的「輪番所」,有著道地日式風格的建築,如日式和小屋屋架系統、日式編竹夾灰泥牆等,依原貌修復後除了作為文史展示推廣研究的據點,也是提供就近體驗道地日本和風建築的好地方。位於造景假山上的「鐘樓」,修復後將是台灣僅見可以自由登樓細細品味傳統建築及廣場景觀的鐘樓,未來將可結合廣場舉辦各式的新年敲鐘祈福活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