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其中一站「北埔藝術小鎮」,巷弄內藏了11個神秘小人偶,戴口罩是低調回應香港事件。(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新竹報導、攝影
台灣有史以來跨距最長的藝術季「浪漫台三線」正式起跑!這場橫跨5縣市、9鄉鎮、長達2個月的活動,其中一站位於北埔客家庄,打造為新舊融合的「北埔藝術小鎮」,邀請多位國內外及客家藝術家創作。有來自西班牙的雕塑家在迷宮般蜿蜒的巷弄內藏了11個「神秘小人偶」;還有澳洲藝術家在山林打造如「時空隧道」般的奇幻秘境,總共13件藝術裝置,即日起至12月15日前都可以造訪!
▲澳洲藝術家詹姆士在「秀巒山公園山徑」打造作品《零限通道》,宛如自然中的「時空隧道」奇境。
近來在北埔小鎮蜿蜒的巷弄裡,出現多個「神秘小人偶」,其實是來自西班牙雕塑家伊薩克·科達爾的創作《坐等氣候變遷》,他利用這些迷你人物雕塑與公共空間互動,創造一個具生活感的幽默場景,常以一個看起來略微沮喪、木訥的中年禿頭白人男子形象出現,有時是縮成一團的街角流浪漢,有的望向天際,也有些駝著背、表情空洞。
▲▼他的雕塑常以一個看起來略微沮喪、木訥的中年禿頭白人男子形象出現。
他也特別讓幾個迷你人偶穿上「蓑衣」,甚至拿著iPhone面朝大眾,不但有新與舊衝突感,當你拿起手機拍攝人偶時,人偶也像是同時在拍你,帶有些微反諷嘲弄的趣味。還有其中一個人偶,站在社區監視器的上方,戴上口罩,讓人聯想到目前香港的抗爭,策展人林怡華透露,藝術家確實用這個雕塑回應香港目前的事件,只是他也很低調,並不刻意凸顯強調。
▲人偶穿著蓑衣、拿著iPhone面朝大眾,你拍他,他也拍你。
其中幾個迷你雕塑,描繪出等待不確定未來的疑惑感,串聯到國際氣候變遷。不僅刻劃了客家小鎮生活,回應北埔過往歷史、在地故事人物,更擴大至全體未來,面對人類的共同議題。
▲▼要尋找這些「神秘小人偶」必須仔細留意。
而要尋找這些「神秘小人偶」必須仔細留意,穿梭在充滿特色的巷弄間,漫步欣賞,才有可能逐一發現這些神秘的小驚喜!林怡華也說,北埔小鎮的街弄非常小,蜿蜒像迷宮,當年就是為了防禦,讓敵人不易進入,此外也藏有臥龍風水的格局。
▲北埔小鎮的巷弄非常窄小,蜿蜒像迷宮,當年就是為了防禦,讓敵人不易進入。
此次為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打造「北埔藝術小鎮」,以「未來的昔日」為題,邀請林長叡作為計畫主持人、林怡華為總策展人,找了多位國內外藝術家和客家藝術家來創作,林怡華提到,我們過去所學到的客家文化十分淺薄,因此希望更原汁原味呈現,將在地不同時代脈絡、歷史風景、文化精神進行現地創作。
▲攝影師阮義忠拍攝紀錄「30年前的北埔」,讓人們彷彿穿越時空。
除了有西班牙藝術家伊薩克的雕塑作品,170年歷史的慈天宮也將進行修復前特展。還有攝影師阮義忠在1980-1985年間13次造訪北埔,拍攝珍貴的紀實影像。據悉當年他拍攝時,還被誤認為間諜而遭驅趕,如今在慈天宮後方木構房巷弄間展出,也是少見的「戶外攝影展」,讓照片融入街景,也讓人們彷彿穿越時空,感受30多年的北埔人文之美。
▲阮義忠攝影作品在慈天宮後方木構房巷弄間展出,也是少見的「戶外攝影展」。
▲竹編工藝師番薯伯的「竹語茶蘆」,搜集了各式各樣「北埔在地的味道」。
另外在南埔也有看頭,藝術家林宛縈與在地竹編工藝師「番薯伯」合作,在蕃薯伯的「竹語茶蘆」空間裡帶來作品《北埔嗅吸之間》,結合竹編等工藝和飲食文化採集,搜集了各式各樣「北埔在地的味道」,包括市場味、燒(塑)膠味、膨風茶⋯等。
▲▼「北埔在地的味道」,包括市場味、燒(塑)膠味、膨風茶、梅干味⋯等。
▲《砍下一棵油桐樹》讓人深刻體會台灣林業的興衰。
藝術家黃博志與當地一間經營50年、歇業中的「興城製材廠」創作《砍下一棵油桐樹》,在廠房外吊掛起一棵油桐樹,也在廠內展示,體會林業的興衰,也重新檢視油桐樹在文化上、地域上、製材上對建築公社、對興城製材廠、對我們的真實意義。
▲▼經營50年、歇業中的「興城製材廠」特別出借空間展示。
▲秀巒山公園山徑的作品《零限通道》,宛如自然中奇幻的「時空隧道」。
而澳洲藝術家詹姆士·塔普斯科特(James TAPSCOTT)則在「秀巒山公園山徑」打造作品《零限通道》,以燈光和鋼架構成「巨大圓輪」裝置藝術,將當地溪水引流而上作為噴霧,營造出夢幻的視覺效果,宛如自然中的「時空隧道」入口奇境。
▲▼「姜阿新洋樓」裡的聲音藝術,採集了北埔各式各樣的聲音,例如矮靈祭典、茶葉採收、蝙蝠翅膀拍動等聲音,民眾可以席地而坐聆聽。
「北埔藝術小鎮:未來的昔日」總共與5個空間合作、打造共13件藝術裝置、5場工作坊,配合此次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在10月19日至12月15日期間舉行,更多作品及活動細節以主辦單位為主。
更多資訊:「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臉書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