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高雄柴山瀑布因大雨再現。(圖/記者宋德威攝,下同)
記者宋德威/高雄報導
高雄市鼓山內惟龍泉寺西側的內惟小溪貝塚遺址,位於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內,因有好的有生態保育,功能相當於「港都之肺」,更有過往西拉雅支部馬卡道族原住民生活的文化涵蘊。內惟聚落的耆老提到,遺址附近有一處高約11公尺的天然山泉水瀑布,但平時是看不到,要有連日豪雨才會出現。這次請讀者就跟著《ETtoday新聞雲》的鏡頭,在雨中實地走訪,揭開傳說中的秘境。
穿過眷村小徑,約100公尺外即可聽到強大水流聲,該瀑布高約10多公尺,每逢大雨過後山域土層積水,溪水經過河床縱斷面的顯著懸崖處時,成垂直傾瀉而下的瀑布景象。記者現場實勘,水流量極大,而山上的小溪貝塚遺址,也順勢被沖刷而下,遍地可見史前貝塚遺跡。這裡的水溢流成河,順著地勢,流至愛河,匯入高雄港。
文史工作者廖德宗表示,從二戰美軍航拍,可見龍泉寺旁柴山瀑布的凹谷,這是日本人為軍事設施開挖的山谷,並設了兩個防空壕。據傳,日本海軍也在龍泉寺旁建抽水站取水,戰後持續使用很長時間。而位於龍泉寺後方的小溪畔,考古學者曾挖掘發現大量距今400年前至2000年前的平埔族遺物,包括貝塚遺址、陶器、石器以及獸骨等遺留,經由年代的推測,與歷史文獻上記載的馬卡道族打狗社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小溪貝塚遺址經過高雄市遺址審議會審議委員在現勘及討論之後,確認內惟小溪貝塚遺址蘊育豐富的地質地形景觀與動物資源,除了具有史前貝塚遺跡遺址,且為歷史紀錄中平埔族馬卡道族打狗社原住民族生活空間,具有生態及文化保存價值。在地居民黃小姐表示:「小時候爸爸在雨後多日的假期,會帶著我們去柴山瀑布避暑戲水,真是回憶無窮」。
探勘經驗豐富的「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表示,古蹟遺址的保護,是全民責無旁貸的義務,台灣各地都有各種不同列入保護的古蹟與遺址,提供社會大眾參觀或教育之用,維護不光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全民應做的工作。
▲▼打狗部社是早期馬卡道族在高雄的典型部落,村社四週圍以刺竹叢作為保護家園防禦工事,村民多以撿拾貝類、獵捕水鹿、梅花鹿、魚蝦食用維生;而現今高雄柴山區域留存有許多馬卡道族文明活動史前遺跡,現場除了部社舊址、跳舞場基地之外,最明顯的就是【小溪貝塚】。(圖/記者宋德威攝,下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