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島位於長崎外海,2015年以「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產」一部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吸引更多旅客相繼揭開其神祕面紗。
▲2009年軍艦島對外開放,2017年韓國電影《軍艦島》上映,再次引爆話題。
記者彭懷玉/長崎報導、攝影
端島,又名軍艦島,1960年是當時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1974年全部的人撤離,荒廢了近44年後,2009年對外開放已造成不小轟動,2017年韓國電影《軍艦島》再度炒熱話題。使這座因煤而興、因石油而沒落的鬼島再次受到世人關注。
▲搭乘渡輪前往軍艦島。
軍艦島(Gunkanjima)位於長崎外海近20公里處,由於外型酷似戰艦土佐號而名之,原本只是水成岩淺灘,因1810年被佐賀領主發現煤炭後進行小規模開採,1890年政府委託當時日本三大企業「三菱株式會社」承包,之後擴增了3倍,雖然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在1960年巔峰時期卻擠進了5,300人,是東京人口密度的9倍之多!2015年,軍艦島以「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產」一部份,如願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吸引更多旅客一探其神祕面紗。
▲海上遙望軍艦島。
當時在島上有中小學、餐廳、警察局、電影院、醫院、理髮店、神社,甚至還有游泳池及酒吧,為容納更多人,高樓拼命往上蓋,1916年更誕生日本第一棟鋼筋混凝土大廈,據軍艦島數位博物館展示,當時許多家庭都有電視,並不如軍艦島電影中的克難。
▲軍艦島上曾經什麼都有,1916年更誕生日本第一棟鋼筋混凝土大廈。
在島上挖礦的日子相當艱苦,礦工們每天需前往606公尺到最深1公里處,溫度30度、濕度達95%的高風險環境下挖礦,高峰期一年可出產41萬噸煤炭,也因如此,讓日本擠身現代化工業大國之列。據當地導遊表示,當時礦工不分日、韓、中,均是同樣的惡劣條件,並沒有外傳的「不公平待遇」,但是日本政府卻有承認當時赴韓招募礦工時,的確沒有將工作條件說明清楚,導致之後日本2015申遺時韓國的強烈反彈。
▲軍艦島2014年曾被英國《衛報》選為「世界10大鬼城」,甚至連泰國都以它為背景,創作電影《鬼城》。
隨著消耗能源轉換,石油漸漸取代煤礦,1974年軍艦島閉山關廠,全數居民撤離,84年的時光從最擁擠煤礦島瞬間化作無人島,2014年曾被英國《衛報》選為「世界10大鬼城」,甚至連泰國都以軍艦島為背景,創作電影《鬼城》,繪聲繪影的傳聞不斷。
▲踏上軍艦島土地,空氣中瀰漫一股說不上來的忐忑氣息。
記者搭船那天,碰上天氣陰冷、飄著毛毛細雨,為登島之旅增添一股淒涼,實際踏上軍艦島土地,空氣中瀰漫著說不上的忐忑氣息,四周烏鴉盤旋,一棟棟挖空的遺跡,不少地基外露,難以想像一甲子前曾是世界人口第一的盛況,暴起暴落的傳奇島令人不禁唏噓。
▲軍艦島整座島1,600平方公尺,開放參觀區域不到四分之一。
整座島1,600平方公尺,基於安全考量,開放路線只有一條,不到整座島四分之一,共有三個參觀廣場,由導覽員以日文解說,第一個見學廣場可看到中小學、存煤傳送帶、最高長官住所等遺跡及建物;第二見學廣場可看到綜合事務所、二坑口棧橋;第三個則是編號30、31的鋼筋混凝土住宅,其中第30號就是第一棟鋼筋混凝土住宅,31號住宅地下室還有公共浴池,1樓有郵局及理髮店。導覽員均拿出照片來個今昔對照,靠著想像,拚拼湊湊出當時情境。
▲▼參觀路線只有一條,共有三個見學廣場,大部分區域礙於安全考量不開放參觀。
關於這座神秘島嶼也有不少歷史傳說,在長崎市教育旅行台灣聯絡人王麗霞說,美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誤以為軍艦島是真的軍艦,也因此拼命投下炸彈,卻擊不倒「這艘船」。然而,時代巨輪不斷推動,真正將軍艦島畫上歷史句點的,是取而代之的石油能源。
▲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有4層樓高,登軍艦島之前記得先來了解一下興衰史。
提醒旅客,登軍艦島之前,記得先做好功課,並建議到鄰近的「軍艦島數位博物館」了解大致情形,4層樓高的館內有寬30米的大型投影螢幕,透過數位技術、老照片、年表等資料還原軍艦島過去的生活景況。
▲軍艦島數位博物館透過數位技術、老照片資料還原軍艦島過去的生活景況,大約可待上一小時。
軍艦島登島
目前長崎港多家渡輪公司均有船班前往登軍艦島,價格約在4,200日幣左右,需提前線上預約,天候狀況不佳或風浪過大船會停駛。
地點:長崎市元船町17-3 長崎港ターミナルビル1F
▲長崎港多家渡輪公司均有船班前往登軍艦島,價格約在4,200日幣左右,需提前線上預約。
軍艦島デジタルミュージアム(軍艦島數位博物館)
地址:850-0921 長崎市松が枝町5-6
入場費:成人1,800日幣
営業時間:09:00~18:00(最終入館17:30)不定時休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