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旅遊10大習俗與禁忌。(圖/馬觀局提供。)
記者陳涵茵/綜合報導
馬來西亞是一個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多個原住民族,所組成的多元民族國家。主要以馬來人、華人及印度人三大種族為主,這些相異又獨特的多元文化融合碰撞後,體現在當地人的服飾、飲食、娛樂及社會價值觀上,如此豐富的多元複雜文化,究竟旅客來到馬來西亞旅遊,該注意哪些事項與禮儀呢?
1.打招呼
馬來西亞人一般而言性格比較保守,除非他們主動,其餘情況沒有必要擁抱碰臉,一般來說問好或被介紹之人微笑點頭示意最為理想。通過握手向他人問好整體上是可行的,不同性別的人很少握手,尤其是在馬來人之間,Salam是一種獨特的馬來西亞握手禮,在馬來人間尤為常見。不同于堅定有力的西式握手禮,salam握手禮時雙方兩掌輕握,其中一方將手放置胸口或嘴邊,示意誠心歡迎。
2.稱呼他人
馬來人無姓氏,稱呼他人時叫他們的名字就可以。在正式場合,可在名字前加「Mr」先生之意,馬來語為(Encik),「Mrs」、「Ms」女士之意,馬來語為(Puan)或「Miss」小姐之意,馬來語為(Cik)。稱呼華人則可以其英文名稱呼。非正式情況下,可在其姓氏後前加上Mr、Mrs或Miss。例如名為Cindy Tan Mei Ling的女士,可稱呼她為Cindy、Mei Ling或Miss Tan。
印度人可以其名字稱呼,在正式情況下可以在名字加Mr、Mrs或Miss。稱呼帶有一定社會封銜或等級的人時需要以該封銜等級稱呼,這一點非常重要!常見的有拿督、丹斯裡、拿督斯裡、敦、東古或教授。稱呼政要人士還需在前面加上Yang Berhormat(YB)和 Yang Amat Berhormat(YAB)。
3.社交拜訪、送禮
在造訪前,建議提前給主人打電話,告訴他們你有意拜訪他們。馬來西亞人對待客的食物飲品非常講究,因此提前通知可以讓他們有為客人準備飲食的時間。常見的禮物一般是巧克力、水果之類的食物,但一定要確認禮物與主人的宗教信仰一致。一般來說馬來西亞的馬來人都是穆斯林,華人和印度裔則分別為佛教徒、印度教徒。因此不能給馬來人帶非清真的食物,包括含酒精的飲料、含豬肉或酒精的食品。牛在印度教中被視為神聖的動物,到印度人家做客時則注意不要給主人送含牛肉的食物和產品。
4.門戶開放(流水席)
在馬來西亞,逢宗教節慶尤其是開齋節期間,舉辦門戶開放流水席是一項遍佈全國的傳統。開齋節慶祝的是回曆裡經過一整個齋月的齋戒後10月的到來。尤其是在週末,主人會準備盛宴並邀請人們前來享用,這個時候一般會把裝了錢的紙包送給長者及兒童。類似的活動在春節期間也會有,年長者和已婚夫婦把裝了錢的紅包發給小孩及單身者。
5.公眾場合著裝
馬來西亞人整體上比較保守,因此建議遊客外出或在公共場所時注意穿著得體。進入政府部門時請勿穿著短褲、短裙、破牛仔、無袖或低領上衣。參觀清真寺時請確認從頭到腳得體覆蓋,包括手臂和雙腿。建議女士在清真寺裡用頭巾將頭蓋住。進入清真寺時請脫下鞋子並儘量降低聲音。有些清真寺為前來參觀的女性遊客提供長袍和頭巾。參觀其他宗教場所時也應注意儘量降低聲音,有些也要求進門前先脫鞋。
6.公眾場所言辭及行為
在馬來西亞注意言行舉止是十分重要的。粗俗的言行被認為極度不得體。遊客應避免進行會引起爭議、可能會對馬來西亞的文化及宗教敏感議題造成冒犯的發言或行為。這類行為包括當眾宣誓、公開批評貶低他人的宗教或文化信仰、參加非法集會及在社交媒體發表對馬來西亞國家、人民及宗教不得體的評論。在馬來西亞不鼓勵過度的公開示愛,包括撫摸、法式接吻和依偎。
7.給小費
在馬來西亞一般不需給小費,因為大部分酒店餐廳已經收取10%的服務費及5%的政府銷售稅。當然假如你希望通過小費表達對額外服務的感激,也可以適當給予小費。
8.討價還價
大型自助商場、超市及大多數零售商場產品已設固定價格,一般在產品上作出標示。不過在市場或集市砍價以爭取最優價格是可以的。
9.計程車
一般計程車費用取決於預付券系統或跳錶,午夜後叫車或電話服務需額外收費。不過在市區週邊或小鎮裡的士司機並不使用以上兩種計費方式,這種情形下務必在上車前與司機商談好價格,以避免不愉快的意外。
10.右手之重要
在馬來西亞尤其是馬來人家裡,右手被用來贈與、接受、打手勢。除非雙手並用,用左手贈與或接受被認為是不禮貌的。用食指指示也是如此,需要手指的時候,請用右手大拇指,並將四指握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