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不息的生命力!巴黎當代藝術小旅行必去14景點

點評: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的巴黎

文、圖/One day in Paris,摘自《One day in Paris帶你遊巴黎》,時報出版社

Route 6 當代藝術路線:流轉不息的新生命力

文化是一個偉大城市的命脈。在法國,許多建築物都被列為文化古蹟,任何變更、修繕都須遵守國家法令。巴黎整齊的奧斯曼式建築維持得那麼漂亮,都歸功於每十年必須清洗外牆的法律規定,而且費用由住戶共同負擔。獨特的灰藍色「巴黎屋脊」(Toit de Paris)也在二〇一四年剛上任的新市長努力下,可望被列為世界遺產。即使是一般民眾購屋,也特別喜歡保留壁爐、木造橫梁外露等有歷史痕跡的房子。儘管「花都」被視為流行時尚的代名詞,許多人仍醉心於舊衣、舊書攤、舊家具……在這個城市的時空軌道上,好像沒有真正的垃圾。

即使法國人重視古蹟維護,每個年代仍持續給予這個城市新的生命力。有些人喜歡買二手的老桌椅回家DIY 修復, 再與現代裝潢混搭。這些重生的古董彷彿各自帶著故事、有文化溫度,而不是冰冷的物件。

穿在身上的二手衣,就更能展現出「將舊物活出新意」的精神了,許多人喜歡將舊衣穿出個人風格,表現創意。別小看舊衣或年代久遠的古董衣,有的價格甚至比新衣昂貴,許多古董衣愛好者都有專精的年代,例如對特別喜歡三〇年代的人來說,從服裝到首飾都要蒐集成套才過癮! 蒐集的來源除了專門經營此年代的古董衣店,也可以和其他同樣喜歡這時期時尚的同好交換。而且,古董衣其實也有自己的「流行」,可能一陣子流行六〇年代的穿著打扮,過幾年又變成流行二次大戰後的風格。

接下來,讓我們從現代風尚與古典建築的交流之間,挖掘在巴黎老城裡萌芽的新生命吧。

[1] 孚日廣場 Place des Vosges

巴黎最古老的孚日廣場,是許多巴黎人心目中最美的廣場:四面整齊劃一的紅磚建築,窗邊有著白磚裝飾,再搭配藍灰色的屋頂,底層則是挑高的商店騎樓,盡顯文藝復興時代的貴族氣派。就在往畢哈格路( Rue Birague) 的門旁,會看到老老的雨果( Victor Hugo)被人用噴漆畫在陳舊的牆上。雨果最著名的作品《悲慘世界》,大部分就是他住在這裡的期間完成的。



這一帶,中世紀時就是貴族喜愛的居住地,廣場原址曾是駿馬的交易市集。直到亨利四世希望打造巴黎成為最美的城市,才下令在這裡設計皇家廣場作為範例,但廣場還沒蓋完,亨利四世就被刺殺了。一六一二年竣工後,隨著歷史演進,廣場換過幾個名字,法國大革命後為紀念第一個向政府效忠繳稅的孚日省( Les Vosges),才定名為孚日廣場。昔日的達官顯貴、沙龍女主人貴婦、雨果等文學家和大人物……都已走入歷史,如今廣場是免費開放晒太陽、野餐的城市綠地,但想想路易十三的年代,這裡可是白天舉辦決鬥,晚上貴族偷偷摸摸幽會的地方呢! 美麗的騎樓下,除了昂貴的咖啡館,更有許多前衛藝術的藝廊,展示著抽象畫和風格新穎的雕塑品,卻跟古典優美的迴廊莫名契合。

[2] 瑪黑區 Marais

從孚日廣場的北邊出口出去,接上法郎特權者路( Rue des Francs-Bourgeois) 一路往西走,是瑪黑區最精華的地段。瑪黑區是巴黎最獨特、最有生命力的區域之一,也是我們多年來深愛的地方。其實從路名就能一窺瑪黑區貴族與平民交纏的獨特背景:孚日廣場現址周邊,中世紀以來一直都是貴族的聚集地,十五世紀初,一位貴族捐出大房子收留二十四位貧民,這些住在貴族之間,因為太窮而免稅的貧民,因此被叫做「法郎特權者」(le Francs-Bourgeois)。在這條路和兩側小街裡,還能看到不少華美的舊時貴族公館,最著名的就是現在的巴黎歷史博物館( Musée Carnavalet)。奧斯曼改造城市時,這一帶因為溼泥地難以改建而被略過,但巴黎數一數二老的瑪黑區,現在卻成為最能代表年輕時尚風潮的地方!

近幾年法國成長最快速的時尚風潮,就是設計師(Mode Créateurs)品牌。大約十年前,西班牙的ZARA
和瑞典的H&M 等品牌,靠著快速推陳出新和平價策略,建立了巨大的流行成衣王國,與高級訂製時裝呈現兩強對立的局面。後來,一些年輕的法國設計師殺出了一條新路線:可負擔的奢侈品( le luxe abordable)。

這些品牌標榜和高級訂製服一樣,都是設計師的原創設計,而非大量複製伸展臺樣品的成衣,但卻是一般人能負擔的價位,雖然售價還是不便宜,許多追求品質和設計感的人依然趨之若鶩。除了強烈的設計師風格以外,這些品牌也很能掌握「凸顯自身個性、實穿實搭、質料舒適」的法式穿衣哲學,因此很快就襲捲了巴黎人的心!

這些新一代的設計師,剛開始多半從瑪黑區的小店發跡,一旦被大型百貨的時尚採購看上,就可能一炮而紅。巴黎各大百貨公司都開設了設計師品牌樓層,特別把這些品牌放在一起。二〇一四年,巴黎市政廳對面的 BHV 百貨公司大翻修,也是為了配合喜愛來瑪黑區的潮男潮女,在地面樓層就大力曝光設計師品牌。近三年來,這股新風潮更快速擴張到歐洲其他國家、美國、日本、韓國,甚至被紐約時尚界稱為法式入侵( French invasion)。

這裡是巴黎很罕見、還沒有湧進觀光客、週末卻擠滿巴黎人的地方,保有法國人喜歡的購物方式,一間小店逛完再逛下一間,而不是冷冰冰的大商場。

遇到古時的貴族大院也可以鑽進去,裡面藏了不少新銳設計師的小店,或眼光獨到的二手衣店呢。這幾年來,俐落的Sandro、浪漫的Maje、古典精緻的Claudie Pierlot、柔美實穿的Comptoir des Cotonniers、雅痞的The Kooples 等,紅遍歐美日韓,也是巴黎街頭常見的穿搭品牌,各大商圈都能看到他們的分店。但喜歡逛瑪黑區的巴黎人並不以追隨熱門品牌為樂,他們的穿搭主觀比較強烈,喜歡挖掘別人還沒發現卻很適合自己的新銳設計師。

沿著法郎特權者路,來到廟堂路( Rue Vielle du Temple),進入巴黎庶民文化最活潑的區域。廟堂路附近延續著時尚男女的個性風格,有許多可以歇歇腳的小吃攤、茶館、餐廳、酒吧。稍微往北一點,是古老的布列塔尼移民和近代猶太裔聚集的區域,所以有不少可麗餅店、猶太糕餅店。

我們最喜歡的就是瑪黑兄弟( Mariage Frères)茶館了!瑪黑家族在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就擔任法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代表,由路易十四派遣到波斯和馬達加斯加島等地談判,並經手茶葉交易,後來在一八五四年,開了巴黎第一家茶葉貿易商行。

他們最有名的就是各式薰香茶(Thé Parfumé)—揉和不同種類茶葉、花果的調味茶。雖然茶館室
內裝潢、服務生的打扮還守著大航海時代的歷史,產品卻總有令人驚豔的新口味。

從孚日廣場一直到這附近的路,幾乎都窄窄、彎彎曲曲的,連老房子都有點傾斜。這地區保存了原始的老巴黎市容,卻也是街頭塗鴉( Graffiti)最活潑的地區之一,讓巴黎古城在現代依然活力充沛! 雖然漂亮的塗鴉兼具了社會批判的藝術意義,市政府還是為這些「良莠不齊又生生不息」的非法塗鴉傷透腦筋,不但設立3975 市民檢舉專線,每年還花費大筆預算清洗牆面。很多「街頭藝術家」喜歡設計具有龐克精神的塗鴉,以噴漆或紙糊的方式「發表」到牆上,其中不乏市民們崇拜的對象—夏法里耶(Fred le Chevalier)。

[3] 娃娃博物館 Musée de la Poupée

法郎特權者路繼續往前走,就接上了宏布托路( Rue Rambuteau),這條路是附近住民的市集,有超市、麵包、蔬果、海產、肉舖店……場景慢慢變化, 從時尚男女的瑪黑區,進入龐畢度藝術中心周邊的青少年流行集散地。其實龐畢度以北往磊阿勒( Les Halles)這一帶,常常讓我們想起臺北的西門町。
這附近有間深藏於神祕小巷弄的私人娃娃博物館,正是巴黎老物翻新的代表之一。博物館裡除了收藏古董人偶娃娃,還有娃娃診所。

有一次,我們在朋友家偶然發現了一隻玩具熊與一臺海明威同款的隨身型打字機! 熊是朋友的母親五十多年前在路邊撿回來的。母親生前是位藝術家,而這隻住在蒙帕拿斯附近工作室中的熊,曾出現在許多與母親合照的場景中。這隻熊不是名牌的泰迪熊,兩隻眼睛顏色還不一樣,耳朵看起來也被重新縫過,原本會動的四肢都像脫臼似的,快要被扯下來,但那一付老實的臉,讓熱愛老東西的我們特別不捨。朋友最後終於被我們說服,讓我們帶著身世坎坷的熊去就醫。經過娃娃博物館的專家評估,無名熊大約出生於五〇年代。修復師將耳朵和四肢重新縫紉,並手工清理陳年灰塵。這場大手術的代價總共270 歐元!

然而朋友童年的回憶,對母親的懷念,挖到古董的欣喜,絕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老熊出院後,我們帶著牠到博物館旁的公園玩,許多可愛的小朋友立刻一擁而上! 孩子們一定無法想像,這隻熊可能比他們的祖父母還老呢!

娃娃博物館Musée de la Poupée
Quartier Beaubourg Impasse Berthaud 75003 Paris
www.museedelapoupeeparis.com
地鐵站:M11Rambuteau(宏布托)
營業時間:每週二至週六,13h00-18h00,遇國定假日關閉

[4] 龐畢度藝術中心 Centre Pompidou

四十多年前,龐畢度總統決定在巴黎市中心建一座「現代藝術展覽館兼多媒體圖書館」,並廣邀世界各國的建築師提案,最後超前衛的「管線全部外露」設計,從將近七百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至今,外牆上五顏六色的管線依然是最難以忽視的特徵,雖然在古典優雅的巴黎市容裡有些突兀,卻格外顯得年輕有朝氣。

除了精彩的前衛當代藝術館藏,頂樓的景致也是一絕! 特別是天色晴朗時,豔陽照亮了巴黎,透過背光鋼條望出去,在顏色深沉的幾何線條的中間,看見延伸到遠方的巴黎屋脊緩緩往蒙馬特方向隆起,最後是山頂的白色聖心堂,在陽光下閃耀得像一輪明月。

[5] 奧布里屠夫路 Rue Aubry le Boucher

站在龐畢度藝術中心門口,左前方小路上的星巴克咖啡店轉角,就是雨果《悲慘世界》中,學生被軍隊血腥鎮壓的真實事件發生地點—奧布里屠夫路。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雨果路過此地,意外被捲進突然爆發的衝突中,發起抗爭的雖是貴族學生,事件原由卻因為是社會底層生活無以為繼、壓抑已久的怒吼。後來雨果將這一切寫成《悲慘世界》,書中虛構的流浪兒加夫洛許( Gavroche) 也是在這個地點失去生命。

從龐畢度藝術中心往磊阿勒方向的這一大片區域,正是巴黎市最偉大的重生! 十二世紀開始,這一帶就是巴黎最大的公墓,但城市發展快速,人口倍增,很快就不敷使用,也沒有足夠人手好好管理,加上許多死者只是一般平民,最後都是挖個大坑,大批屍體直接往裡面丟。到了十八世紀,周圍加建了幾層樓高的停屍房,在有限的空間裡,屍體層層疊疊地堆在一起,發出非常恐怖的惡臭! 路易十六時期,巴黎爆發大規模天花和瘟疫,大家終於下定決心把這裡清理乾淨,將堆積成山的屍骨移到巴黎南邊採石場改建的地下墓穴裡。其實只要想想雨果的《悲慘世界》和電影《香水》,就知道十八世紀的巴黎有多可怕了……

[6] 無辜者噴泉 Fontaine des Innocents

古時候被隨便丟進大坑裡埋葬的貧民孤魂,被稱為無辜者(innocents),這座興建於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式的噴泉,就是當時公墓外牆的一部分,因此得名,它也是巴黎最古老的噴泉。兩百多年前,這裡是巴黎最黑暗的地方,現在卻如此明亮開闊,成了人們悠閒聊天、青少年玩滑板、練舞的空間,這樣的改變真讓人慶幸。

[7] 鐵匠街Rue de la Ferronnerie

就在穿越噴泉後方拱門廊道的鐵匠街上,還有一個更無辜的人在那裡喪生—大仲馬的小說及翻拍電影《瑪歌皇后》中,開 創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一五七二年, 基督新教胡格諾教派的領袖亨利四世,從法國南方前往巴黎與瑪歌公主結婚。不過這場政治聯姻,其實是母后凱薩琳.美第奇打算趁機剿滅新教勢力的陰謀。就在婚禮後不久,凱薩琳太后聯合天主舊教勢力,血洗巴黎三天,屠殺了上千新教徒,塞納河裡推滿了屍體。

後來瑪歌皇后的哥哥們相繼身亡,繼承順位來到亨利四世,卻遭到天主教廷反對。最後亨利四世體會到歷經幾十年的新舊教戰爭,其實只會一直撕裂社會而已,因而犧牲自己的信仰,改信天主舊教,而後發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為國教,同時承認新教信仰自由,使法國成為歐洲第一個平息宗教戰爭的國家。一六一〇年,亨利四世的馬車經過這條街,輪子忽然卡住,大家都忙著推車子時,忽然有刺客朝國王刺了兩刀! 結束了他充滿犧牲與悲劇的一生。

現在這條路已轉型成一條漂亮的步道,一旁有古典的拱門騎樓,路兩側還有商店和咖啡館,而地上的亨利四世徽章,提醒著我們法國人文史上改變命運的一頁。

[8] 磊阿勒 Les Halles

巴黎市中心的交通大站「夏特雷—磊阿勒」有五線地鐵、三線RER 快鐵交錯,地下洞穴般的轉車通道不但通風差,地面也總是黑黑的。人群摩肩擦踵,一旁有人拉小提琴、有人趴在地上乞討……令人聯想到《悲慘世界》裡的下水道。

地面上的磊阿勒大商場也好不到哪去,它一開始是十二世紀的大市集,就在無辜者噴泉那一大片恐怖的公墓旁邊。想想看,一邊在賣生鮮,一邊是腐爛惡臭的屍體……腓力二世國王終於看不下去了! 下令整頓清理,建造有屋頂、有牆壁的中央市場,成為磊阿勒,意思是「大堂」。

現在美麗整齊的巴黎市容,多半歸功於十九世紀的城市規劃。但奇怪的是,位於巴黎心臟地帶的磊阿勒區域,卻像被詛咒了一樣,這一百多年來拆拆建建好幾次。從我們落腳巴黎至今,幾年來每次經過,這裡不是正在蓋就是拆掉了準備要蓋,好像一塊永遠修整不好的補丁。此外,多線連接郊區的RER 快鐵在此匯集,導致外圍貧困地區的小流氓,因為「交通方便」相約在這裡械鬥,扒手和販毒也時有所聞,這裡因此被巴黎人挖苦為「大麻廣場、城市災難」,感覺真是可憐。

終於,二〇一一年巴黎市政府再次將它拆光了!這次重建將把磊阿勒打造成漂亮的購物商場,還大張旗鼓地架設美麗的網站,讓市民們能追蹤工程進度。目前外觀看起來還像工地,其實地下商場已經熱鬧開放了! 沉浸在巴黎的浪漫之餘,不妨也來這一帶體驗「重生進行式」的巴黎。

[9] 聖厄斯塔許教堂 Paroisse Saint-Eustache

磊阿勒旁的聖厄斯塔許教堂,應該是巴黎數一數二坎坷的景點。十六世紀動工時已經進入文藝復興時期,但當時王室的野心是要蓋一個比聖母院更高、更大的教堂,於是依然以歌德式建造。歌德式教堂是由後往前建的,所以教堂尾部有著漂亮的飛扶壁,內部的尖拱屋頂也確實比聖母院更高。但蓋了一個世紀,過程中慢慢變成歌德式與文藝復興混搭的風格,又因為財政困難,建造幾經中斷,最後不得不將教堂長度縮短,草草停工 。十八世紀時大門被拆掉,重新建成新古典風格,但依然未完成。十九世紀又發生大火差點燒燬。事實上,大門到現在還是沒蓋好,一直只有左邊的鐘塔,右邊則像被削掉了一隻耳朵,真是可憐。

就在教堂前廣場上,躺著一個巨型人頭,是法國藝術家米勒( Henri de Miller) 於一九八六年雕塑的作品〈聽〉(Écoute),跟身世坎坷的老教堂對照起來,這平靜的人頭顯得相當幽默,也成了孩子們最喜歡攀爬的大玩具。

[10] 文化部大樓的鐵網外牆 L’immeuble « Bons Enfants

沿著羅浮宮路( Rue du Louvre) 再左轉聖歐諾黑路( Rue Saint-Honoré),會看見一棟被不鏽鋼網包圍的建築物。這座石牆砌成的古典大樓建於二十世紀初,原先是羅浮宮商場的庫存房,隔壁另外一棟二十世紀中的建築則是前財政部大樓。

為了讓兩棟風格迥異的建築物調性一致,並整合為「法國文化部辦公大樓」,法國建築師索萊爾( Francis Soler)以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家羅馬諾( Giulio Romano) 的繪畫為靈感,將畫中人物用電腦解構成阿拉伯式的抽象形態,再以細膩如蕾絲般的鐵網,圍繞著兩棟大樓,讓鏤空的鐵網營造出光影虛實
交錯的視覺效果。

這棟建築離皇家宮殿、羅浮宮、證券交易所、法國銀行、精品區凡登廣場都不遠,索萊爾想點出這地理位置的獨特意義:「所有重大的革命運動都從此開始,同時也是所有資本流動的地方。這是既富裕又反叛、既保守又現代的區域,非常適合用當代手法處理古典的石牆……」不鏽鋼圍欄融合繪畫、雕塑、建築手法,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更建立起過去和現代共存的橋梁。眾多概念結合於一,確實是名符其實的法國文化部大樓呢!

[11] 羅浮宮古董商大樓的「大波浪」Les Grands Ondes

暮色低垂時,位於羅浮宮與皇家宮殿之間的羅浮宮古董商大樓(Louvre des Antiquaires)外牆,就會顯現出一道道波浪般的藍色霓虹,讓人在夕陽或夜空下驚歎! 這是法國幾何極簡派大師莫爾(François Morellet)的裝置藝術作品。

這棟奧斯曼風格的建築,最初是為了迎接一八五五年世界博覽會所建造的旅館。當時這裡可是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羅浮宮百貨公司呢! 到了一九七〇年代中期,大樓一部分成為辦公室、另一部分成為法國古董商聚集處。

二〇一三年,在「當代藝術的記憶」這個計畫下,莫爾萊將數百支天藍色的霓虹燈管像水滴一般,以同心圓的方式布置在大樓的四面,組成九道波浪,為垂直風格的奧斯曼式建築,帶來圓滑的調性。藍光照明暈石牆上,浪漫的夢境感由此而生。

[12] 皇家宮殿花園中的「雙盤」Les Deux Plateaux

走進了皇家宮殿的榮譽庭(La cour d’honneur),矗立兩百二十座黑白相間、高矮不一的大理石柱立刻吸引大家的目光! 這是一九八六年,法國文化部為了改造停車場前院,而向法國概念藝術家布倫( Daniel Buren) 訂製的公共藝術作品「雙盤」(Les Deux Plateaux),又稱為「布倫柱」(Colonnes de Buren)。

雙盤上半部是布倫經典的「8.7 公分黑白等寬豎條紋」大理石柱(我們還特別帶尺量過哩)。來自卡拉拉的白大理石和庇里牛斯山的黑色大理石,兩者都是自古以來雕塑家使用的頂級石材。高低不齊的布倫柱呼應著皇家宮殿長廊上的古典石柱,創造出視覺上的節奏感。地面鏤空的鐵網底下,是這件作品的下半部,地下噴泉讓水流穿梭在大理石柱間,透過光線投射,形成美麗的鏡面效果!

[13] 科萊特廣場前的「夢遊潛水艇」 Le Kiosque des Noctambules

看完三棟藉現代裝置藝術重生的古典建築,讓我們再欣賞一件妝點科萊特廣場(Place Colette) 的公共空間藝術吧!在皇家宮殿—羅浮宮站( Palais Royal-Musée du Louvre)地鐵出口,矗立著兩座玻璃珠組成、繽紛閃亮的拱頂。

無論在陽光或暮色燈光之下,總是晶瑩剔透, 如同一件大型珠寶。這是二〇〇〇年,法國當代藝術家歐托尼耶(Jean-Michel Othoniel) 為巴黎地鐵公司RATP 所創作的「夢遊潛水艇」(Le Kiosque des Noctambules)。這件作品底部的圍欄由鋁鑄圓環所組成,鑲嵌著彩色的威尼斯穆拉諾玻璃,如同潛水艇的觀察窗。拱頂一座串著暖色系的玻璃珠,代表陽光與白晝;另一座則是冷色調的玻璃珠,代表月亮和黑夜。兩座拱頂互相交錯形成橫向的阿拉伯數字「8」,象徵著永恆。鮮豔的色彩、華麗的結構、童話故事般的夢幻形式,彷彿呼應著廣場旁法蘭西喜劇院(Comédie Française)歷年上演的戲碼。

[14] 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Pyramide du Louvre

由建築大師貝聿銘的設計的透明玻璃金字塔,與蒙娜麗莎的微笑、勝利女神像合稱「羅浮宮三寶」。但它興建時的命運,卻如同十九世紀末的艾菲爾鐵塔,曾引發許多爭議。一九八一年,剛上任、熱愛文化藝術的總統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and) 提出建造「大羅浮宮」計畫。羅浮宮一直被視為世界級的博物館,也是法蘭西文化的驕傲。然而,幾世紀以來不但缺乏修繕,右側宮還一直為法國財政部使用。大羅浮宮計畫一方面要將財政部搬離羅浮宮,另一方面則要讓羅浮宮現代化,解決展廳老舊、儲藏室缺乏、售票廳狹小擁擠的問題。

一九八三年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被指派為這項重要的計畫操刀,這座以鋁鐵架支撐六百七十三片菱形玻璃的現代金字塔,引發激烈的輿論爭辯。保守派認為這將毀滅羅浮宮的完整性,何況作為法老王墳墓象徵的金字塔,被視為一種詛咒。經過無數協調,一九八九年大羅浮宮計畫終於完成。人們驚異地發現,這座玻璃金字塔成功地融入古典的羅浮宮廣場,完全不突兀,好像是一直屬於羅浮宮的一部分。

近年來羅浮宮變得更加大膽,總是定期與當代藝術家合作,在古蹟上顛覆創新!二〇一三年彼斯多雷多( Michelangelo Pistoletto)在金字塔上再加上「無限」的燈光符號。他可是金字塔完工以來,第一位被邀請在塔上動土的藝術家呢!

改變創新的舉動不代表對歷史的抹滅,這一路上的「重生景點」正是最好的證明。就像一九五九年法國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所說的 :文化不是繼承來的,是要贏得的。La culture ne s'hérite pas, elle se conquiert.—André Malraux, 1959

巴黎許多角落都流轉著故事,故事隨久遠歷史漂來,在我們身上重現活力,幻化成新的角度與主張,此後又將向未來漂去,融合另一個人的品味而重生。舊的給了新的靈感,新的給了舊的生命,創造出層次豐富的巴黎。

上班、上課超級悶,好想旅遊去?
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帶你一起鍵盤旅遊→

iOS:https://goo.gl/rmIDdx
Android:https://goo.gl/XPe8Uj

分享給朋友:

推薦行程

讀者迴響

旅遊 熱門新聞

父母掀「花掉給孩子遺產去旅行」熱潮

COMEBUY限時3天買1送1!

台灣第一名!2024最繁忙國際航線出爐

南投4萬坪農場「免費入園」剩5天

牛肉麵節金牌隱藏招牌卻是蛤蜊雞湯麵!

開箱金門最高湖景飯店 吃喝玩樂攻略

台中新社下雪了!唯美白雪木隧道盛開

文華東方前主廚開麵包店!主打可頌和丹麥捲

北市「12花季日期、捷運地圖」一次看

烏來最療癒森林系大湯屋!

熱門行程

新北耶誕城四大燈區獨特風采超吸睛

2024新北歡樂耶誕城 11/15(五)魔幻登場,邀請大家一同沉浸魔幻浪漫氛圍及欣賞璀璨絢麗燈飾!

Facebook 上等你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