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過新年傳統習俗!除夕夜為什麼要吃蕎麥麵?

點評:蕎麥麵好好吃~~~~~

▲蕎麥麵,示意圖。(圖/右上四十五度角)

文/神崎宣武,摘自《日本的季節文化》,遠足文化出版社
譯者/何姵儀

除夕到元旦這段時間要「守歲(年越し)」。淨化身心,徹夜不眠地等待年神降臨,是守歲的傳統形式。

這一夜享用「おせち」或「歳取り」等特別準備的年菜是普見全國的習俗。除夕夜吃的蕎麥麵「年越しそば」也是其中之一。這原本是江戶城鎮的飲食習慣,因為每逢忙到焦頭爛額的年底,人們常吃不需花太多時間準備、可以立刻上桌的蕎麥麵。即使是為了準備過年而開始清掃煤煙灰的這一天,人們也是習慣吃蕎麥麵。不僅如此,江戶的商家在「月仕舞」,也就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天也習慣來一碗蕎麥麵,稱為「晦日そば」。然而不只從何時開始,這個習慣演變成只在除夕夜吃蕎麥麵,並且流傳至今日。

除夕蕎麥麵的由來,一說是金銀工藝品的工匠在每年最後一個工作日會用蕎麥丸子(麵疙瘩)敲打地板,以撿拾掉落在地上的金銀碎屑。用蕎麥丸子敲打地板,可以黏起到處紛飛的金銀碎屑,放入火中一燒,蕎麥會燒成灰燼,最後只剩金銀碎屑。久而久之,人們開始流傳「蕎麥會聚金」這個說法,甚至廣傳至一般民眾之間。

江戶的商人吃蕎麥麵並非僅限於月底或年底。江戶中期以後,隨著外食產業的發達,進而促成麵攤的流行。江戶城內蕎麥麵店的數量據說多到「每一町就有五間」,而且幾乎都是麵攤。如同落語(即單口相聲)中「時蕎麥(時そば)」這個橋段所言,當時蕎麥麵一碗十六文錢,由此可看出這已經發展成商人的點心與宵夜了。

「夜寒風刺骨 眾人圍擠小麵攤 只求蕎麥麵」(《誹風柳多留》)

讓江戶人愛上蕎麥麵有好幾個理由,其一應該是港口附近的農山村比較容易以陸路的方式運送蕎麥。與其他穀物相比,蕎麥並不重,磨成粉的話會更輕。故不僅是甲州(山梨縣),就連多摩地方的丘陵地與秩父(埼玉縣)也會將蕎麥運至江戶。之後連信州(長野縣)也將蕎麥粉運至城裡,填飽了江戶人的肚子。江戶城的人口以男性居多,尤其是單身者,所以才會讓簡便的蕎麥麵深受眾人喜愛。

不過,這樣的情況現在已經轉為拉麵。蕎麥麵店依舊存在,但是蕎麥麵攤卻已消失匿跡。

現在人吃除夕蕎麥麵,都是為了期望壽命與家運能夠和蕎麥麵一樣綿延不斷,但是這就和取諧音一樣,站在歷史與民俗的角度來看,含義淺薄。而住在東京以外的人吃除夕蕎麥麵大多是在戰後。也就是在戰後過沒多久興起的情報化社會之中開始流傳的。

農山村的人吃蕎麥,以把蕎麥粉揉成丸子狀的麵疙瘩「そばかき」最為普遍。麵條狀的「そばきり」也吃,不過卻是辦活動時用來招攬顧客的盛饌。把蕎麥粉揉成麵條,沾醬食用的吃法完全是江戶發展的外食型態。關於蕎麥麵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是以慶長年間(一五九六—一六一五年)始於甲州、信州(長野縣)一帶之說最為有力。

蕎麥作為農作物的歷史非常悠久。《續日本記》在養老六年(七二二)的項目中,提及元正天皇鼓勵人民栽種蕎麥,以作為救荒食物。由此看來,食用蕎麥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更久遠的時代。

即使是高原或高冷地等貧瘠土地,蕎麥依舊能夠茁壯成長,所以才會以山地為主要栽種地帶。加上蕎麥播種之後只要兩、三個月就能夠收成,故不容易得到米或小麥的貧寒鄉村大都會大量栽培,而生活在山地荒村的人長久以來更是把蕎麥麵疙瘩當作主食之一。

去殼的蕎麥(種籽)與米混合蒸煮後就是蕎麥飯,還有單用蕎麥籽熬煮的蕎麥粥,以及用蕎麥粉做成的餡餅。流傳到現在,甚至還有用蕎麥粉做成的糕點。

使用蕎麥的習慣如此發達,是日本獨有的現象。傳聞蕎麥的原產地為中國雲南,姑且不管蕎麥麵疙瘩,從烹調方式發展至蕎麥麵這一點來看,的確是日本特有的現象。不過現在生產蕎麥的地方以俄羅斯與波蘭居多,而日本更是有七成的蕎麥仰賴進口。

蕎麥分為春蕎麥與秋蕎麥。結穗前會綻放無數高高低低、大小不一、小巧玲瓏的白色蕎麥花。微風一吹,輕撫搖曳。無奈的是,這片豐饒,已成為原始的舊時景致了。

分享給朋友:

推薦行程

讀者迴響

旅遊 熱門新聞

一網站查「你出生到現在出國幾次」

王品集團11品牌5月優惠一次看

台北玫瑰園石斛蘭、繡球花準備綻放!

中壢10處景點「順遊路線」安排!

八里2新據點!公園、步道賞淡水河

老靈魂請留步!紅磚老屋裡吃超強甜點

星戰迷注意!北市隱藏版飯店賞飛機

台北水舞秀明開幕!3大觀賞點快卡位

手搖飲珍奶第2杯半價限時1天喝

6間飯店下殺「雙人房1450元」送早餐

熱門行程

Facebook 上等你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