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塔
一趟長途飛行十幾個小時,走下機時,整個人已經頭暈目眩、眼冒金星,你有過這樣的經驗?根據澳洲媒體couriermail,在長途飛行時,周圍環境的改變影響了人體正常規律的運作,不同的生理反應、症狀也會產生。因此,長途旅行時如何保養身體,也是旅行需事先準備的功課之一。
▲飛機。(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1. 血液長時間聚集在腿和腳上
這會導致足部腫脹,因此「規律地」活動腿部非常重要。
2. 皮膚變得很乾
由於機內的循環空氣和氣壓,吸收了皮膚裡的水分,所以請記得多補充水分。
3. 從西半球飛東半球時差更嚴重
從西半球向東半球超過兩個時區,時差的感覺會很嚴重,因為大腦一直在適應新時區的日光和黑暗。但從東半球飛西半球的時候情況就不太一樣,雖然人類的一天是24小時,但人體的實際運作是25小時,東飛到西增加了一天的時間,抵達目的地後時差相對恢復地快。
延伸閱讀~App幫你調整作息!克服旅遊時差8招撇步
4. 昏昏欲睡
機艙壓力是以地表1828-2438公尺的空氣壓力做模擬,而飛機實際飛行高度超過這個範圍。氧氣稀少,讓人頭暈及嗜睡。
5. 過量的紫外線
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個科學研究,飛行員和空服員罹患黑素瘤(皮膚癌的一種)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而且死亡率高達42%,原因就是飛機窗戶無法阻擋有害的紫外線。當飛機在高空飛行時,請儘量避免開窗直接曝曬。
6. 失去胃口
德國漢莎航空在2010年的研究結果,乾燥的空氣會使體內的黏液蒸發,它們是嗅覺的重要元素,因此使你的味覺不敏銳。請記得多補充水分。
7. 容易脹氣
在飛機升降時所造成的氣體波動,不僅造成耳鳴,連腸子中的氣體也會膨脹,引起疼痛、腹脹或放屁。
8. 容易得到潛水夫病
潛水後直接搭機,可能因為壓力改變太快,得到「潛水夫病」,讓你頭痛、關節痛、疲勞以及呼吸困難。為了避免身體負擔,如果潛水深度超過15公尺,那麼班機最好安排在潛水行程的2天之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