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 Thé Cuisine春季新菜「牛舌餅」,但有別於經典牛舌餅,以法式餅乾做成輪廓,上面鋪滿三星蔥,而下方搭配著法國傳統菜生牛塔塔拌入鮮甜蔥白醬。(圖/記者黃士原攝)
記者黃士原/台北報導
米其林指南從去年12月起開始在每個月第2個星期三公布「新入選餐廳」,5月共有8家餐廳新入選鄉,台北、台南及高雄都有餐廳入榜,每家餐廳呈現的不同美味,除了在地美食如炒鱔魚、當歸鴨麵線、延續一甲子的古早味台灣菜、溫暖家常菜外,更有融合漢方藥材、台菜、客家、原住民料理元素的套餐,或融合日本/義大利與台灣飲食文化的創新美味。
▲「春捲餅」。內餡艱紫蘇花、青蘋果片、炸蓮藕片、完整一份南非鮑魚,以法式可餅取代春捲皮。(圖/記者黃士原攝)
Cha Cha Thé Cuisine(台北)
牆壁由茶磚堆砌而成,層架以書籍和茶具點綴,環境優雅舒適。主廚擅長以法式料理手法,融合台灣元素,重新詮釋你我都熟悉的文化好滋味。像是春季新菜中前菜叫「牛舌餅」,但有別於經典牛舌餅,以法式餅乾做成輪廓,上面鋪滿三星蔥,而下方搭配著法國傳統菜生牛塔塔拌入鮮甜蔥白醬,妝點著魚子醬與清甜的蓮霧丁。「春捲餅」則是使用柚香胭脂蘿蔔代替春捲中花生粉的甜味,加入紫蘇花、青蘋果片、炸蓮藕片、完整一份南非鮑魚,如同春捲餅餡料口感豐富的概念,最後則以法式可餅取代春捲皮,幻化出不同維度的春捲餅。
Inita(台北)
餐廳名字由 Italy、Nippon、Taiwan組成,寓意融合三地飲食文化。日籍主廚透過採用在地食材的單一套餐,呈現其對三地的理解和關切,如主菜「再看見台灣」用上玉露鴨和合鴨米等,重現紀錄片《看見台灣》的田野景色。
▲城邊真味炒鱔魚專家(台南)。(圖/取自米其林指南官網)
城邊真味炒鱔魚專家(台南)
創立於 1970 年,至今已走過50多個年頭,以鑊氣十足的炒鱔魚作為招牌,酸酸甜甜讓人回味。炒鱔魚意麵也是這裡的人氣菜色。
三好一公道當歸鴨(台南)
以當歸鴨麵線聞名,其中又以當歸鴨腿麵線最受歡迎。其湯頭以當歸、甘草等熬煮,溫潤回甘;鴨肉則選用每日採買的溫體菜鴨,燉煮至軟嫩,搭配保有口感的紅麵線,簡單卻滋味悠長。
沙淘宮廟海產(台南)
供應古早味台灣菜,飄香近一甲子。蛋包飯包裹著番茄醬肉絲炒飯,酸甜滋味猶如回到兒時。臺式炸豬排金黃酥脆,搭配馬鈴薯沙拉,十分美味。其不含味精的關東煮佐以特調醬料,也大受歡迎。
▲貳哥食堂(高雄)。(圖/取自米其林指南網站)
貳哥食堂(高雄)
用餐空間小巧溫馨,菜單則提供口味健康的臺式家常菜,適合與朋友相聚。招牌菜為化骨醬燒秋刀魚,一如其名,魚骨燉煮至軟綿可食,鮮美魚肉伴以香甜醬汁,甚是下飯。
沐(高雄)
餐廳空間簡潔雅致,切合主廚反璞歸真的料理方式,直接透過鍋煎或火烤,呈現食材的最佳狀態。菜單定期更新,在十道菜的套餐之中,包含大量在地的漢方藥材與香料,再融入臺菜、客家、原住民料理元素,令菜色帶有獨特風味。
溫度劑(高雄)
只設六個座位,不設制式菜單,而是採用當季新鮮食材,糅合歐陸、日本與臺灣元素,製作出由前菜到甜品、溫度與層次堆疊的美食。推薦波特菇鑲肉,還有選用海水養殖虱目魚的魚肚飯。只接受社群平台兩人內的訂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