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3.9公頃濕地公園」12月完工!還有2座人工生態浮島

▲永春陂濕地公園。(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永春陂濕地公園預計12月完工。(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以下皆同)

記者彭懷玉/台北報導

北市即將誕生首座生態融合歷史的濕地公園!在人口密集的北市,出現一處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環境實屬難得,「永春陂濕地公園」位於繁華的信義區四獸山下,由豹山溪及無名溪供給純淨水源及豐富生態,興建面積約3.9公頃,預計12月完工,屆時民眾又多一處休閒新去處。

▲永春陂濕地公園。(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永春陂濕地公園」位於繁華的信義區四獸山下,由豹山溪及無名溪供給純淨水源及豐富生態。

台北市大地工程處表示,永春陂濕地公園完成後是北市市區內少數擁有大面積水域的公園,由於鄰近物種豐富的四獸山,自然能夠營造許多動植物的棲息之地,而為了增加園區內水域中的棲息環境,施工期間結合荒野保護協會志工實作課程,打造2座人工生態浮島。

▲永春陂濕地公園。(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永春陂濕地公園完成後是北市市區內少數擁有大面積水域的公園,由於鄰近物種豐富的四獸山,自然能夠營造許多動植物的棲息之地。

大地處科長徐瑞億表示,浮島是水域中獨立的生態系,在生態演替的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干擾,鳥類、魚類及植物生育可以自由發展,天然浮島的形成是經年累月時間加上空間的精華;而仿自然的人工浮島雖然是藉由外力短時間營造的棲地,但是經過幾次的颱風或天候變化,生命會找到出路,演替產生出最合適永春陂濕地公園的生態,透過學習及研究,是未來濕地維護及生態營造的基石。

▲永春陂濕地公園。(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浮島與陸地的隔絕,陸域型的掠食動物不易侵入,因此自然營造了許多水鳥、蛙類、爬蟲類和昆蟲等水棲動物的棲息地或庇護所。

荒野保護協會陳德鴻老師表示,生態浮島主要有生態棲息、淨化水質、生產農作物、美化景觀及達到護岸的功能,台灣最著名的天然浮島就屬於位於宜蘭的雙連埤,藉由永春陂人工生態浮島製作,讓民眾更了解永續與復育的重要性,由於浮島與陸地的隔絕,陸域型的掠食動物不易侵入,因此自然營造了許多水鳥、蛙類、爬蟲類和昆蟲等水棲動物的棲息地或庇護所。

分享給朋友:

推薦行程

讀者迴響

旅遊 熱門新聞

最低5折!自助調飲價格隨人氣波動

身分證拿出來!8縣市鄉親玩樂園6折

台北超佛吃到飽499元爽嗑干貝天使紅蝦

台女赴帛琉遭脫光搜身!求救方式速覽

十二廚澎湖海鮮季7/1登場

穿越粉越便宜!玩樂園「只要188元」

澎湖新開幕民宿!開箱房型環境價格親民

超療癒角落小夥伴現身鹿港小鎮

24小時港式餐酒館明開幕

礁溪冠翔泉旅試營運!9/30前住1送1

熱門行程

Facebook 上等你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