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400地景藝術節位於總爺文化園區的作品《孕》。(圖/主辦單位提供,下同)
記者蔡玟君/綜合報導
為慶祝台南400盛事,台南市政府今年首次舉辦「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以6大選展地點與藝術作品,結合在地農漁文化與現代藝術,展現台南漁文化及產業精神,藝術節從即日起至2025年4月30日為止。
首屆「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以「生生萬物」為題,6大選展地點與藝術作品互相呼應生趣,包含過去最具代表性的糖廠、曾佇立風車的鹽田、渡海而栽的果物、海流匯集的大漁之地、蔬果豐富的產銷中心、四鐵交集的運輸樞紐等,以地景藝術展現台南傳承400年的多樣文化與產業樣態。
▲▼蕭壠文化園區《看起來也甜甜》。
展區1.蕭壠文化園區《看起來也甜甜》
蕭壠文化園區前身為佳里糖廠,駐館藝術家莊志維所創作的立體視覺裝置《看起來也甜甜》,使用多種彩色的反光材質作為主要創作元素,在光線的照射下產生變幻莫測的效果,不僅能呈現出對於「甜美」的想像就如同彩虹一樣夢幻,也連結了過去糖廠的繁榮與興盛。
▲▼七股鹽場《曾經》。
展區2.七股鹽場《曾經》
七股鹽場過去是台灣最大的曬鹽場,擁有338年的曬鹽歷史,隨著曬鹽漸不符經濟效益,鹽場搖身一變,成為休閒遊憩的鹽山,但在地方居民與長輩的記憶中,曬鹽的風情仍在腦海中結晶發光,鹹鹹的海風與粗鹽質地,仍是這裡不變的滋味。
藝術家盂施甫以作品《曾經》呈現出這片鹽分地帶的伏流,作品造型取自鹽田抽水風車的原始外型,用現代技術重製,替換材質、融入色彩,用15座逾3公尺的風車,與鹽田濕地形成強烈對比,透過作品持續訴說風車與鹽田的故事。
▲▼新化果菜市場《四季美滿,百年開箱》。
展區3.新化果菜市場《四季美滿,百年開箱》
2022年遷建竣工的新化果菜市場,以流線波浪型的屋頂與空中梯田般的設計,被譽為「全台最美市場」。藝術團體「走路草農藝團」以作品《四季美滿,百年開箱》與建築相互呼應,用青皮椪柑、芒果、仙桃果、麻豆文旦、廟鳳梨等6種來自台南歷史文化的果實與物產鄉,以簡單迷宮式的結構讓民眾能近距離感受。
▲▼青鯤鯓之青山漁港《意外的交界地》。
展區4.青鯤鯓之青山漁港《意外的交界地》
除了農業,台南也擁有傳承上百年的海洋文化,藝術家胡乘祥以竹作品《意外的交界地》在青鯤鯓之青山漁港,傳達因過度捕撈而減少的漁業與永續的生命延續的衝突性。
作品外層結構由竹子交錯構成,靈感來自捕撈之網,也對應著人類的活動,內木構對應海獲群,也或是滋養漁業的海流,作品呈現如同游動魚群又或是奔騰海流,似是從網的缺口湧出,其銀灰色表面如同海洋生物鱗與殼的色澤與水面的波光,藉光線變化的流動感映出青鯤鯓沙洲的環境光。
▲隆田CHA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友善之雉》。
展區5.隆田CHA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友善之雉》
位於隆田CHA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過去曾經是台鐵、鹽鐵、糖鐵,以及興建烏山頭水庫時、技師八田與一建置來運輸工事機具的「水鐵」等「四鐵」共構的產業樞紐。
擅長竹籐編技藝及文化研究的藝術家劉哲安,以作品《友善之雉》象徵台灣農業發展的轉變,作品以竹子為材,以簍空結構編織出一隻高達3.5公尺的水雉,提醒民眾友善農業的重要。
▲▼總爺文化園區《孕》日夜皆有亮點。
展區6.總爺文化園區《孕》
總爺文化園區,前身為超過百年歷史的總爺糖廠原址,曾參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越後妻有有大地藝術季的知名藝術家林舜龍團隊,以作品《孕》代表大地之母孕育萬物,同時詮釋日治時代糖廠扮演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母體角色。
作品以竹子為主體,編構一顆高4米、直徑10米的扁球體空間,從主結構、次結構到裝飾結構,形成錯落空間中亦有其秩序的層次感。該作品用自然光漫射在內部空間的景象導入時間感,以內部表現自然界提供了無限生機的孕育能量,顯現農牧業與自然界的和諧關係,白天與夜晚都自有不同氣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