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而優雅、寫實而夢幻!不容錯過的世界10大教堂

點評:太美了~

文、圖/王裕華、蔡清徽,摘自《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時報出版

在《遇見世界十大教堂》一書,作者王裕華、蔡清徽特別收錄世界十大教堂,將之分為五大古典、五大現代教堂,以歷史進程安排,10間教堂的重點分別如下:

不容錯過的五大古典教堂

聖蘇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建於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又稱查士丁尼大帝)的鼎盛時期。在歷史上,查士丁尼一世是少數神權與君權集於一身的帝王,他為了鞏固君士坦丁堡做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面對東方蠢蠢欲動的勢力樹立堅固的堡壘指標,發願興建聖蘇菲亞這座橫跨古今東西的偉大教堂。大教堂回顧羅馬建築風格,但更具前瞻性,其高度和穹窿的跨距皆超越前代。為解決負重的問題,建築師還特別運用幾何學,創新發展出新的結構細節「弧三角」(pendentive),幫助圓形重量能更有效分布在方型的平面立柱上。

 

聖母院(Notre Dame)

哥德建築的代表作。透過一座座大教堂的興建,中世紀的哥德風格被奠定為法國的民族風格,教義上由於「光」的預表性與《新約.約翰福音》完全契合,因建築體釋出大部分的牆壁做為窗戶,讓哥德專有的飛扶壁完美搭配玫瑰花窗,被視為最貼切的教堂型態。此「人工光線」因彩繪玻璃創作者的詮釋手法,顯得炫爛奪目,如同啟示之光一般,在觀賞者的心靈綻放。

 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雖然同為哥德風格,但哥德風抵達了英國,又多了一層「道德」的正當性,其表現手法顯得更現代一些。西敏寺獨特之處在於其平面空間的規劃,與傳統的教會相比之下,無論是功能或形式都大相迥異。這與西敏寺定位為「御用殿堂」有關,也開啟了大教堂在君主政權時代的新篇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與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

文藝復興時期的瑰寶,橫跨四百年興建完成,迄今仍使用頻繁,為教皇舉辦禮儀活動最重要的座堂。教堂內外承載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家們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桑加羅(Antonio daSangallo the Younger)、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馬代爾諾(Carlo Maderno)等大師的代表作及設計巧思,皆匯集於此地。此外,米開朗基羅於西斯汀教堂的穹頂畫和壁畫皆為曠世鉅作,其震撼性無可言喻,即使非基督教信徒也為之動容。

聖家堂(Sagrada Familia)

雖仍在興建中,卻已名列世界遺產,由差一步被追封為聖人的西班牙建築師高第(Antoni Gaudí iCornet)所設計。這位因考試未臻理想、差點與專業擦肩而過的建築師,終身未婚,堅守天主教修身紀律,將對天主的熱情化為「聖家堂」的設計圖和模型。高第的接續者在原有的設計圖上,繼續鑽研細節,將高第一生企求的「上帝的豐富」以各種圖形、圖案、雕塑呈現出來。以致「聖家堂」如同多面切割的鑽石,讓眾多的觀者著迷。此教堂也是本書最後一棟依照古典精神設計的大教堂。

不可不知的五大現代教堂

 

拉特瑞修道院&廊香教堂(Convent of La Tourette & Ronchamp Chapel)

出自建築大師柯比意的兩座教堂名作。現代建築泰斗柯比意致力為後工業革命的建築及都市問題尋找解答。早年奠定他建築不朽地位的建築理論與原則,即模距、規律、重複性、有效實用性等考量(簡稱為「建築五原則」),以及對新美學的探討,充分呈現在拉特瑞修道院的教堂設計中。但晚期廊香教堂的設計,可以看見他的自我顛覆,以一種非機械、有機且饒富詩意的新手法詮釋教堂。透過這兩座教堂可以看見他對教堂靈性意義的不同詮釋。

 美國空軍官校卡達小教堂(Air Force Academy, Cadet Chapel)

SOM 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這是一棟非純粹的教堂;正如上一個世紀流行的建築信念「外型反映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教堂建築或許不需要執著於單一功能、單一形體,而是由需求導引出最後的樣貌。這一棟教堂的一、二、三層平面分屬不同的教堂功能: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

水晶教堂(Crystal Cathedral)

美國後現代建築大師菲利浦.強森(Philip Johnson)的作品。此教堂秉持著後現代挑戰權威的精神,以迥然不同以往的教堂形式,顛覆了傳統教堂的典型論(stereotype),也推翻了教堂建築之原型(prototype)的預設。重點不在定義教堂為何,而是提出質疑——為什麼不能是?教堂為什麼不能沒有立面?教堂為什麼不能有不同以往的空間原型(比方星形)?為甚麼不能以演奏廳的無柱空間塑造崇拜空間?

「風、水、光」系列三教堂(The Trilogy:Church of wind, light and water)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三座教堂。當建築反主為客,成為反映並烘托自然元素「風、水、光」的舞台時,教堂建築呈現了跨越宗教的普世性。安藤雖不是基督徒,但他費工夫鑽研《聖經》,尋找上帝的別名:聖靈的「風」、生命的「活水」、基督的「真光」,並將個別教堂的元素發揮出來,成為雅俗共賞的詩篇。難怪安藤的教堂感動許多人,尤其是追求「一霎那的永恆之美」的結婚佳偶。

 

千禧教堂(Jubilee Church)

由白派建築(White,風格崇尚現代主義雕刻的純白光滑)領銜代表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設計。此棟位於義大利羅馬的教堂以「解構主義風格」(Deconstructivism)詮釋神聖空間。解構主義志在分解完整的意象,將整全以個體組合重新詮釋。解構主義的風格代表有「立體派」、色彩學方面有「蒙德里安」(Mondrian)、構圖方面有康丁斯基的「點、線、面」。透過解構的手法,建築師成功地將教堂和社區活動中心的功能結合,並精心營造出「船」的意象,期許帶動周遭的都市發展風貌。

上班、上課超級悶,好想旅遊去?
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帶你一起鍵盤旅遊→

iOS:https://goo.gl/rmIDdx
Android:https://goo.gl/XPe8Uj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旅遊 熱門新聞

2飯店度假!桃園「1泊3食2699元起」

古亭隱密老宅藏了樓中樓咖啡廳!

招牌炒麵只要15元、內用還能免費續湯

3大手搖最新優惠一次看

台南「178年古宅」藏無菜單台菜料理

北市「2大免費鬱金香海」搭車就到

藏身鶯歌偏僻鐵皮屋的濃郁中藥薑母鴨

雪白花海下吃鍋!南投最美李花已滿開

藏壽司再度聯名卡娜赫拉

日本爆紅水果大福「金田屋」2/24日開幕

熱門行程

「光聚千塘,點亮桃園」2025台灣燈會等你來

A18主燈展演場及A19光的遊戲場雙展區,打造雙展區奇幻親子城!一同體驗桃園多元城市魅力

Facebook 上等你來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