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基隆潮藝術:流」今(27日)開展,阿根納造船廠也點燈了。(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彭懷玉/基隆報導
還沒踏上漁船,先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廢棄的遠洋漁船,發出咿咿歪歪的聲響,好像在吶喊、在呻吟,有股說不出的驚悚,緊接而來的是電影中的情節。
▲《龍進陸號》是艘廢棄10多年的遠洋漁船,經過藝術家打造成展覽中的場地之一。(圖/記者湯興漢攝)
踏上《龍進陸號》廢棄漁船,不知為何的我覺得頭暈,可能是船身微微傾斜,也或許是確實在海上的緣故,這一艘漁船上,聚集《沉浮》、《月球太空計畫–太空艙》、《老軌、蟒蛇、隕石和θ波》三件作品,據船主說,這艘船在2003年廢棄以前是做海上油品買賣。
▲沿著狹窄而斑駁的階梯向下探秘。(圖/記者彭懷玉攝)
沿著狹窄而斑駁的階梯向下探秘,廢棄10多年的冰庫、凌亂的飲料瓶、曬乾的摺疊海圖散落一地,粗如巨蟒的繩子和被海水浸濕的毛巾留在原地,經過收納後錯落擺放,其中一條毛巾一摸竟然是硬的,經告知才發現是藝術家以石膏將毛巾定型,成為少數的再造藝術品,多數仍是原物件。陰暗的空間中,為了保有「濕氣」,故意噴水霧讓繩上青苔滋長,再過些時日,會變化出不同面貌,策展人蘇瑤華老師說明。
▲其中有一條毛巾是「假的」。(圖/記者湯興漢攝)
▲廢棄10多年的冰庫、凌亂的飲料瓶、曬乾的摺疊海圖散落一地。(圖/記者湯興漢攝)
走上船長駕駛艙,低矮的空間創造出超現實的場域,是為陶亞倫的《沉浮》,戴上VR眼鏡,現實中即將報廢的漁船卻同時以虛擬實境方式呈現眼前,真實和虛擬、老舊和創新形成衝突,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當然也能坐上駕駛座,拍出乘風破浪的意境照片。
▲戴上VR眼鏡,現實中即將報廢的漁船卻同時以虛擬實境方式呈現眼前。(圖/記者湯興漢攝)
而《月球太空計畫–太空艙》則以阿波羅號為原型,表面組裝上家中日常電器品,像是電磁爐、洗衣機等,宛如一台從不知名時空掉落在展場的時空機器,藝術家李承亮試圖創造一個漫遊在太空與日常生活的裝置奇觀,以此作品訴說在被家電世界包圍中,現代人像是離開地球,飄浮到外太空。策展人蘇瑤華說,地景藝術應該是結合眾人的事,這些物件再日常不過,但經過巧思的拼湊組合後,卻能帶給人衝擊,形成耳目一新的感受。
▲《月球太空計畫–太空艙》則以阿波羅號為原型,表面組裝上家中日常電器品,像是電磁爐、洗衣機等。(圖/記者湯興漢攝)
若想一窺正濱漁港的故事,就從《聽船說》這件作品了解起。藝術家林書豪將昔日漁船裝載漁貨的漁箱上漆、穿孔後一一拼貼,於港邊建出一座船型故事屋,走進裡面盡是滿壁面的照片,他將正濱漁港相遇的人、事、物串連起來。蘇瑤華也表示,「訓練志工時,發現好多基隆人有好多故事且願意分享,無論是恰巧到訪或是特意前來的旅客,希望都能鼓起勇氣『認識一位基隆人』,跟他們聊聊天,因為『人』才是造就這地方的寶藏。」
▲▼藝術家林書豪將昔日漁船裝載漁貨的漁箱上漆、穿孔後一一拼貼,於港邊建出一座船型故事屋。(圖/記者湯興漢攝)
此外,百年歷史的阿根納造船廠也在今(27日)點燈,黃白相間的光源簡潔有力,不譁眾取寵,延續白天的氣氛和參觀價值。來自台南的燈光師陳宗寶,在柱子連接內側形成框架,適當施以燈光照耀遺構,呈現造船廠經歲月流逝帶來的斑駁痕跡。
▲百年歷史的阿根納造船廠也在今(27日)點燈,黃白相間的光源簡潔有力。(圖/記者湯興漢攝)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點燈就表示開放,民眾可於和平橋上近距離觀賞阿根納造船廠夜間樣貌,但請不要太靠近或進入遺構內,以免發生危險。
▲民眾可於和平橋上近距離觀賞阿根納造船廠夜間樣貌,但請不要太靠近或進入遺構內,以免發生危險。(圖/記者湯興漢攝)
今天是基隆潮藝術開幕的第一天,一直會到11月8日,主辦單位分別在基隆文化中心廣場、正濱漁港和阿根納造船廠設置13個組件的地景藝術,建議可先到文化中心拍《讓我們今天就擁抱! III》,再到主展場正濱漁港欣賞9件作品(還有一件隱藏版)。最後,在五點前趕到阿根納造船廠,先碰運氣看有沒有機會看到《虹》,等到夜幕低垂時,再等候阿根納造船廠點燈,整體大約2小時,期間每周六下午3點策展人蘇瑤華老師會定時導覽,延伸或顛覆你對基隆的想像。
▲基隆文化中心廣場前的《讓我們今天就擁抱! III》。(圖/記者湯興漢攝)
▲蔡潔莘的《大地,穿著》位在正濱漁港展區。(圖/記者湯興漢攝)
▲蔡潔莘的《彩虹雨》位在正濱漁港展區。(圖/記者湯興漢攝)
2019基隆潮藝術:流
展出日期:9月27日至11月8日
展出地點:基隆文化中心廣場、正濱漁港、阿根納造船廠(阿根納造船廠期間每晚6點至10點點燈)
活動官網 粉絲專頁
►偷偷分享少女秘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