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歷史街區牆面。(圖/網友ig xxniuniuxxo 提供,請勿任意翻攝,以免侵權)
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充滿懷舊、復古風情的不只有古都臺南,其實,即便在已經極為都市化的台北還是能找到不少「老樣子」,斑駁的紅磚牆、百年日式建築和山壁上的歷史聚落,這些過去曾被遺忘的角落,在經過翻修、整頓和文化保留下,注入了新生命,有些成了特色咖啡館,有的成了年輕人喜愛的外拍景點,讓歷史與新文化新舊融合,呈現都市中難得的珍貴樣貌。
寶藏巖
於福和橋下寶藏巖,是台北市市定古蹟。一間間簡陋的屋舍形成小型的鄰里社區,靜靜的佇立在山坡上,訴說著公館另一段歷史。在延宕數十年後,寶藏巖的特殊人文歷史獲得外界的關注,並規劃為保存區。民國95年,《紐約時報》更將其納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ㄧ,與台北101齊名。近年來因為藝術家與文創工作室的進駐與開放,讓大眾開始認識這個沿著山坡參差不齊的特殊文化共生聚落。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捷運公館站一號出口)
▲倚著山壁的群居聚落。(圖/翻攝自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粉絲專頁)
▲老舊的房子注入新生命。
剝皮寮歷史街區
剝皮寮是清朝時期台北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所包圍的街廓地名,也是當時艋舺與其他街庄的聯絡主道,民國77年,隨著台北市政府進行土地徵收作業,進而進行老街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才形成今日的歷史街區。古色古香的建築、斑駁的木門磚瓦,就像是進入時光隧道般,讓人穿過歷史流沙重回到幾十年前,去感受那不同於時尚的老台北魅力,吸引許多人前去探往尋返。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
▲斑駁紅磚牆上的童趣彩繪。(圖/網友ig xxniuniuxxo 提供,請勿任意翻攝,以免侵權)
▲保留過去的建築輪廓。(圖/網友ig pinyu8528 提供,請勿任意翻攝,以免侵權)
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
原先的新富市場興建於1935年,因為同時體現1930年代日治時期新式衛生政策、現代建築樣式,故充滿歷史價值,直到1990年代後傳統市場地位逐漸式微,新富市場榮景不再,直到2013年修復新富市場周遭古蹟工程完成,新富町文化市場加入文創元素,進駐新興個人及團隊,豐富整個市場架構,將老舊市場轉型打入年輕一輩族群,成為另類的文創園區,替萬華這座老城區增添更多創意與活力。
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經過翻修的新富町文化市場成了外拍景點。(圖/IG@hsu666_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賦予天井新樣貌。(圖/IG@_1.66a11____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青田街日式宿舍群
位在龍安里青田街中,33棟日式木造老屋比鄰而居,在日據時期,這裡曾是高等官第三種宿舍,住了許多教授及日本官員,光復後則成了台灣大學的教職員宿舍。為了保留當年的歷史風貌,青田街社區推動「再造青田歷史街區」的活動,讓這段塵封的歷史得以鮮活。現在的青田街已成了都市中的漫步好所在,如世外桃源般的林蔭綠意更讓青田街多了分舒適愜意。
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
▲不少宿舍改建為日式茶館(圖/翻攝自青田茶館粉絲專頁)。
▲林蔭遮蔽下的懷舊日式宿舍。(圖/翻攝自青田七六粉絲專頁)
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美軍俱樂部(陽明山聯誼社)位在文化大學旁的美軍宿舍內,為1950~1960年代駐台美軍及其眷屬的休閒場所,隨著美軍撤離,宿舍群遂為荒廢;直到台北市政府「老房子文化運動」的推廣,才讓這片世外桃源有重見天日的機會。這些經改造後的美軍宿舍現由不同的民間團體經營,分別改建為咖啡廳、餐廳和觀光景點,呈現多元樣貌。
台北市陽明山上山仔后地區
▲保留美軍宿舍特色的新風格咖啡廳。(圖/記者楊佩琪攝)
▲Brick Yard 33 1/3 -BY33 美軍俱樂部。(圖/翻攝自Brick Yard 33 1/3官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