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狐獴哥哥冒死鷹爪下救弟 手足情感動溫芳玲勇闖非洲

文/溫芳玲、圖/遠見天下文化出版社

遇見生命中的奇異恩典

狐獴到底有多神奇的力量,居然吸引一個年過40,體力欠佳的城市歐巴桑,不顧一切前往沙漠探險。我想是因為他們家人之間的愛,不是掛在嘴邊,不是埋在心底,而是表現在行動上,那份愛的行動力深深震撼了我。他們能表達許多人已經不會或遺忘該如何表達的溫暖,對我而言,他們是比人更有人味的動物。

說狐獴是我生命中的奇異恩典,一點也沒錯。2006年,我的事業面臨空前危機,最大客戶三星的總經理外調後,事業突然失去方向,從人人稱羨、手握大筆預算的廣告公司負責人,變成要重新開發客戶、乏人問津的普通角色。加上與家人關係長期疏離,長年以來習慣忽視和壓抑的憂鬱,也接近潰堤。然而,一段狐獴哥哥搶救弟弟生命的影片,卻意外帶給我新的力量,冰冷的心,又有了溫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是一個週末下午,我無所事事在網路上瀏覽各種動物影片,其中一支短片,是一隻大老鷹正在追逐一群狐獴,並瞄準一隻跑不動的小狐獴,準備俯衝而下。就在最危急的時刻,一隻大狐獴不顧危險,突然轉身急速衝向小狐獴身邊。和老鷹競速的大哥哥,終於搶在鷹爪抓走小狐獴之前,快速叼起他,躲進附近避難洞穴裡,化解一場致命危機。

大狐獴不畏懼死亡的勇敢震撼了我,我不懂是什麼樣的力量,可以讓大狐獴寧願犧牲生命,也要搶救弟弟。記憶裡,沒有人曾經這樣用力愛過我,我的生命未曾感受過這般炙熱的溫暖。看完這段影片,我不知不覺掉下淚來,原來我的生命是如此孤單空乏,小狐獴比我幸福多了。

從此,我對這群可愛的動物無比好奇,開始深入探索。結果,愈深入了解,就愈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他們。這群動物無比豐沛的愛,填補了我心裡失落的那一塊―渴望擁有緊密的家庭關係,渴望有人對我無條件付出。

我蒐集了國內外許多狐獴影片,反覆欣賞。其中由英國BBC製作的紀錄片「狐獴大宅門」(Meerkat Manor)最是扣人心弦,讓我隨著劇情又哭又笑。但播出四季之後,「狐獴大宅門」再也沒有新的作品,片中的狐獴巨星們與他們的後代過得如何,讓我牽腸掛肚。

在沙漠這麼危險的環境,他們能熬過來嗎?家族是否得以持續壯大?乾旱會讓他們面臨什麼樣的死亡威脅?我時時刻刻掛念著,希望有一天可以親身前往他們的故鄉南非喀拉哈里沙漠,一探究竟。

三年的漫長等待

狐獴豐沛的愛,以及對他們的懸念,讓我興起了到非洲當自願義工一年的念頭。此時,也正逢事業和家庭遇到瓶頸,我擺脫不了眼前的困頓,思考不出人生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如果去到最荒涼之地做社會或動物服務,說不定能重新找到生存的動力。於是我開始著手寫申請信,給劍橋大學狐獴研究計畫團隊,希望能擔任自願義工一年。

我知道自己早已超過28歲的年齡限制,也不具動物學學士或碩士等相關學歷,但我總是告訴計畫管理人,我擁有比任何人更愛狐獴的心,或許可以解決我資格不符的問題。但連續兩年我都被拒絕。

第三年,因為免疫系統失調延遲就醫,我的雙眼幾乎失明。因為視網膜持續積水,有近半年時間生活在黑暗之中,只能依靠教會姊妹和弟兄自願排班表,輪流開車接送我外出及回診。

親眼見到這群讓我佩服不已的小動物,是我這一生莫大的心願,在漫長的治療期,我默默對上帝許下心願:只要視力能恢復,一定突破萬難,親自走一趟南非大漠。

我想上帝是聽禱告有憐憫的神,半年後我的視力不但恢復,還比以往更好,而我也再一次提出狐獴義工的申請,並多次發郵件給申請單位,告知他們我的決心有多強,一定可以戰勝條件的限制。但,研究團隊的回覆沒有改變過,我的資格確實不符。

然而,因為持續不餒的堅持,終於在他們第三度拒絕我成為一年義工的同時,帶給我一個意外的好消息。

他們開放了一種特殊行程,是為期十六天的「狐獴之友」參訪行程,如果我有意願,他們很樂意將五個名額中的一個留給我。欣喜的我,就這樣意外成為第一位獲准進入南非大漠狐獴研究計畫保護區的東方女子。接到同意信的那天,我興奮到徹夜無法入眠。

真的要出發了?

興奮過後,當接到相關參訪的問卷和必須簽署的同意書時,欣喜頓時被恐懼給取代了。

資料上是這麼寫的:不時遇見大型野生動物、毒蛇或毒蠍;可能二十四小時無法到達大型醫療中心。沒有旅館,只能住在半荒廢的研究人員「單身雅房」,共用衛浴;衛浴都在戶外,不分白天或夜晚都要獨自步行前往,必須自備手電筒照明(荒漠可是沒有路燈的)。食物是就地取材的南非沙漠料理。因為要持續跟隨狐獴的蹤跡,一天可能要步行超過八小時,自己背裝備,還要爬過最矮也有約一層樓高的原始圍籬。日夜溫差大時,會高達二十甚至三十度。原始的大漠沒有電視或報章雜誌、網路線、電話,遇事時手機也幾乎無法通聯⋯。

到這一刻我才明白,要深入的地方有多遙遠。我開始懷疑,一個不曾離開便利都市生活的中年女子,連一隻昆蟲都難以辨識,沒有任何野地求生經驗,更不喜歡運動,我,真的可以嗎?

經過忐忑的一週,同梯次外國朋友不斷發郵件鼓勵,女兒也對我說:「媽媽,不去會後悔吧。放心去吧,你有神啊!」於是下定決心接受這份挑戰,因為機會,真的不會有第二次。

我將問卷及同意書簽妥後寄回,確定參加。簡單帶了幾瓶防蚊液,夏季及冬季的換洗衣物,一台佳能的傻瓜單眼相機,配上一個長鏡頭,和一身憨膽,踏上這個未知的旅程。

南非,我來了!

經歷兩次轉機,才抵達南非最接近沙漠的小鎮普平頓(Upington)。接著換乘沒有冷氣的四輪傳動休旅車,搖搖晃晃開過一段又一段的沙漠道路。

從日正當中出發,到日落之後,好不容易才踏上南非喀拉哈里沙漠,這一刻很不真實。當我第一眼看到狐獴,文字不足以形容內心的感動。

清晨五點多,黑暗的天空出現第一道紅光,伴隨著有環繞音響效果的蟲鳴聲,我屏息蹲在洞穴旁等待。六點半左右,第一隻狐獴醒了,他的頭偷偷探出洞穴,試試外面的溫度,似乎還有點涼,甩了甩毛,又躲回洞穴。

直到太陽升到半空中,黃色光芒充滿大地,狐獴一隻接著一隻,慢慢爬出,筆直地站在洞穴前矮土丘上,頭靠著頭或肩併著肩,面向太陽做暖身。幾隻還沒完全睡醒的小狐獴,站沒多久,就像螃蟹側著走,往旁邊家人身上倒,逗趣極了。

他們個子比我想像迷你好多,眼神跟人一樣,充滿感情,彼此常常搭肩、擁抱、磨蹭,模樣可愛,真的跟人好像。研究人員開始忙碌的為他們一一秤重,看看經過寒冷的一夜,食物產生的能量消耗了多少。

不一會兒,小傢伙開始追逐嬉鬧或互相挑蟲理毛,大傢伙則開始工作:有扒土打掃地底洞穴通道的、有充當訓練員帶領家族後輩練習打架和覓食技巧的。一天的開始,熱鬧非凡。直到媽媽一聲令下,這支小小義勇軍便展開了一天的覓食之旅,我們也緊跟著他們的步伐移動。

這裡的生活條件,比我原先想像或電視傳遞的更加困難。天乾地熱、大型掠食動物出沒、缺乏遮蔽物、畜養牛隻造成的傳染病、產業道路的開發,都成為狐獴的隱形殺手。但他們家人間的親密互動,讓天天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變得溫馨而幸福。就是這份平凡的愛和感動,鼓勵我飄洋過海來到他們跟前。

卸下武裝和面具,遇見真實的自己

過去我以為只要努力得到更好的社經地位、物質生活,心裡一切匱乏都可以補平。但一成不變的生活,忙碌成了一種盲目追逐,讓我失去動力和盼望。

直到踏上狐獴棲息地,狐獴的愛卸下我的武裝和面具。那份恬靜,讓我聽到心裡最深的聲音。

我眼前快速翻轉許多過往畫面,才發現原來我的內在一直停留在原地,不曾長大。四十多歲的軀殼裡,填充的卻是七歲小女孩的靈魂,像個放學卻遲遲等不到父母來接的孩子,看著別的孩子擁有大手握小手的溫暖,一個個幸福離開,我只感到無比孤單、失望和害怕。一顆沒被愛滿足的心,在看到狐獴那一刻被釋放了。

我哭了,把多年的恐懼和失望徹底哭出來。一旁研究人員拍著我的肩,同行好友給了我擁抱,他們沒問我為何哭不停,卻一起紅了眼眶。

經歷這一切,我想只有最真實的面對,才能更真實的生活,放下一層又一層的包裹,撕開世俗價值堆砌出來的面具,你也可以更自由的追逐夢想,快樂唾手可得。

如果未來有機會,我最希望做的,是將狐獴的精神和愛傳遞出去,不管是透過文字、照片、影片、演講或多少心力。也期待將我這些年拍攝的照片和影片,真實記錄他們生活點滴的感動,分享給更多需要被愛鼓勵的人。願狐獴帶給我生命的啟示和力量,成為你生命的祝福。

*狐獴小常識
狐獴是生長在南非貧瘠沙漠的超迷你動物,成年狐獴身高約二十五到三十公分,體重只有六百到七百公克,幼狐獴則只有五到七公分高,重約一百公克。

狐獴是母系社會,以家庭為單位,一夫一妻制,只有媽媽有生產權,平均一年可以懷孕二到四次,每次約可生下一到四隻狐獴。幼狐獴出生後,兄姊會自動擔任保鑣、保母、餵食員和訓練員,幫忙爸媽撫養和教導弟妹長大。

渺小如狐獴,要面對沙漠氣候變遷的挑戰、畜牧業大舉入侵的破壞,及天空猛禽或地上毒蛇、豺狼等掠食動物威脅,處處都是危機,所以平均三到四隻幼狐獴,只有一到兩隻能平安長大。特別這幾年全球暖化造成天氣不穩定,降雨量更不均了,大乾旱帶來的大飢荒,生存的機會更加渺茫。唯有靠家族團結,才能克服困境,讓平均不到二十個成員的小小家族,得以在艱困的環境中延續生命。

狐獴不只團結力量過人,求生意志堅定,也是我眼中最相愛的動物。每天清晨起床或傍晚進入洞穴入睡前,整個家族一定會聚在一起,彼此擁抱、互相理毛。大的總是呵護小的,覓食沿途極盡鼓勵、照顧和保護之能事。稱他們為全世界最愛抱抱的動物,一點也不為過。

狐獴愛的行動力,比人更親密的家庭及手足關係,讓我深深愛上他們,還幫他們取了個綽號,叫「抱抱獴」。相信他們生命的鬥志和毅力,家族的愛和凝聚力,精采的生命故事將永遠延續。

*關於我
我很平凡,有一次失敗又荒唐的婚姻,現在的身分是單親媽媽。每天朝十晚九的工作,可能比許多人都忙碌。我跟一般人一樣,有房貸、車貸、例行生活費要負擔,有父母和一個女兒需要我的撫養照顧。我沒有比別人多擁有什麼,只是願意為自己停滯的生命尋找出口,執著而勇於讓夢想化為行動。因為我知道許多事現在不做,將來或許就沒有機會去做,衡量事情,我堅持價值永遠高於價格。

年過四十,許多人不敢再編織夢想,口中只剩下「想當年⋯⋯」或「以後⋯⋯該怎麼辦」的憂慮,被環境牽制,真的跟理想愈離愈遠。曾經大病的我,大量服用類固醇治療的後果,讓我的膝蓋提早退化,一天長達八小時的「沙漠行走」確實極有挑戰,因為幾乎每一步都會陷落在沙土裡,還得費力拔出才能再踏出下一步。加上習慣城市生活,面對完全野生的環境,沒有任何防護能力,從害怕到接受,從接受到突破,都讓我自己驚訝不已,生命的潛力遠超乎自己的想像。

這兩年,我四度前往狐獴棲息地,每次都待超過兩星期。這證明了有意志就有機會突破生命和身體的限制,面對才能戰勝恐懼,並沒有想像中的艱難。我還因此結識許多莫逆,雖然分居世界各地,但我們這群年過四十歲的女人,因狐獴的愛成為心靈至交,互相鼓勵,決定以後一年一定要會面一次。

當旅程結束,我們回到各自崗位,繼續為生活而打拚,並齊心存下所需的費用,讓因狐獴而擦出的友誼,一直延續。

 作者:溫芳玲,1969年出生於臺北,臺大經濟系畢業。24歲即創業,現任不累本鋪負責人,另一個身分是華人世界第一位狐獴攝影師。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定價:360元

出版日期:2014/2/26

關鍵字: 狐獴動物遇見狐獴學會愛溫芳玲寵物旅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