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琁如/台北報導
一直以來被許多旅客稱為「台灣最後的淨土」之地的離島蘭嶼,除了自然風貌與原始景觀,最美的還有自古傳承的達悟族文化。蘭嶼哪個地方最美?近日有電影赴蘭嶼拍攝,呈現在地的傳統樣貌及藍海風光,片中也可看出舊蘭嶼的原始面貌和文化,儘管被稱為「人之島」的蘭嶼,時間演進的過程中被不斷撕裂,卻仍呈現出美好的面貌。
▲蘭嶼的海底面貌,是吸引人的重要元素。(圖/陳亦偉提供)
由導演鄭有傑近期《閱讀時光》系列之〈老海人洛馬比克〉,全劇在蘭嶼、台東拍攝,並以水底攝影捕捉太平洋繽紛的熱帶藍海風光,在欣賞劇情同時了解蘭嶼特有的文化及風景。原劇由夏曼藍波安創作,身為蘭嶼在地的作家,他於影片最後提到蘭嶼人最重視的飛魚季:「黑色翅膀的飛魚教老人家,所有飛魚季節的禁忌。」
▲蘭嶼的海底面貌,是吸引人的重要元素。(圖/陳亦偉提供)
由導演鄭有傑近期《閱讀時光》系列之〈老海人洛馬比克〉,全劇在蘭嶼、台東拍攝,並以水底攝影捕捉太平洋繽紛的熱帶藍海風光,在欣賞劇情同時了解蘭嶼特有的文化及風景。原劇由夏曼藍波安創作,身為蘭嶼在地的作家,他於影片最後提到蘭嶼人最重視的飛魚季:「黑色翅膀的飛魚教老人家,所有飛魚季節的禁忌。」
片中的年代回到1967年的蘭嶼,蘭嶼人帶著傳統由木框、玻璃及腳踏車內胎材質的橡膠組合而成的蛙鏡下海射魚,走訪蘭嶼的海底世界,其美麗叫人驚艷;而片中可製成拼板舟的的山中的樹木,必須先種樹,經過幾十年的照顧之後,再從深山將木頭搬下,慢慢刨成適合形狀,再一根根拼起,全部都是手工,不只製作過程辛苦,更充滿文化背景和意義。
▲▼拼板舟與地下屋,是達悟族的重要文化資產。(圖/陳亦偉提供)
▲▼拼板舟與地下屋,是達悟族的重要文化資產。(圖/陳亦偉提供)
舊時的文化記憶留存於不斷翻新的土壤上,一直頗受遊客好評的傳統地下屋,則取景於蘭嶼在地的未開放給遊客的保留區,主角從地下屋爬出,向父親表示「我要去台灣」,而被反對「別去學漢人那些壞的東西」,對照70年代的蘭嶼和現今的蘭嶼。畫面最後再切到一度成為討論焦點的便利商店和已是廢墟的司令台上躺著斷掉的拼板舟,呈現達悟人被撕裂的故事,是夾在漢文化與達悟文化之間的自我認同撕裂。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蘭嶼的文化撕裂,遊客的觀光行為可能為其一原因,每年2到6月,大量觀光客追隨著飛魚的腳步造訪這座太平洋小島,然而在不懂當地文化與禁忌之下,不少遊客不認識在地禁忌,讓不少蘭嶼人曾經心傷。飽含海洋文化色彩的蘭嶼,最美的不僅是風土民情,禁忌才是讓觀光客愛上蘭嶼的最美風景。
▼墟的司令台上躺著斷掉的拼板舟,呈現達悟人被撕裂的故事。(圖/陳亦偉提供)
▼墟的司令台上躺著斷掉的拼板舟,呈現達悟人被撕裂的故事。(圖/陳亦偉提供)
飛魚季的蘭嶼禁忌:
1、不可擅自闖入船隻停泊之灘頭及大聲喧嘩,更不可隨意入內戲水或者捕魚。
2、禁止隨意碰觸拼板舟或者走入內部拍照,女生更嚴禁碰觸拼板舟。
3、不可與要下海或剛上岸之漁民交談、也不可拿橘子靠近漁民。
《閱讀時光》系列之〈老海人洛馬比克〉
播出訊息:4月11日(週六)晚間10點,台視頻道播出《閱讀時光--送報伕》與《閱讀時光--老海人洛馬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