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打卡秘境!台東絕美「縱谷大地藝術季」 6件作品搶先曝光

▲▼2020年縱谷大地藝術季。(圖/ReadyGo提供)

文、圖/ReadyGo

去年(2019)的縱谷大地藝術季,大家還記得嗎?《自然療癒》在月亮和太陽的庇護中,望出去的天堂路,還有《永恆的旅者》佇立在田中央,守護大地的樣子,都成為IG熱門打卡景點,掀起一陣地景藝術風潮,今年更多藝術家共襄盛舉,來到台東感受好山好水好風景,體驗風俗民情,融入當地創作出在地化的作品,讓旅遊不再只是走馬看花,更能吸收藝術的靈魂,徜徉在台東池上。

►更多吃喝玩樂大小事,快追隨旅遊雲官方Instagram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介紹這兩作品,就在池上車站附近的池上農會超市後方舊穀倉,巨大的街頭藝術創作,展現壁畫技法,還出現了少見的水墨風格,另一個透過阿美族傳統技藝,以麻線懸掛在舊穀倉內,形成一幅立體雕塑作品。

《 溯土Revert to Earth 》葉海地 Heidi Yip

這個作品是和聚落媽媽一起完成的,運用傳統技法,那幾乎失傳的技藝,透過阿美族的野燒,呈現挖掘的感覺,讓陶片像出土的貝類,多了悶燒的感覺,仔細一看會有一點一點的痕跡,也有彩虹的顏色變化,700片的挑選,如同在這片土地生活的每個人都不一樣,形成一個和諧的感覺,創作出視覺與聽覺交錯的美。

《供給與需求》紀人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紀人豪來到台東創作一個月,感受到這裡的風俗民情,讓他開始尋找生命的平衡,希望透過創作去創造視覺藝術與感官對話的可能,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嘗試跟著生命流動,觀照內心的解放,他認為藝術賞析是魔幻的頻率,並且持續發生。

關於作品,供給與需求是這個社會不停出現的現象,當時他捧著山泉水,發現手持的水不多,卻足夠,至於那些多的水,便沿著手流下,頓悟到把自己需要的留下來,並把更多給需要的人,畫作中的人像頭仰高,保有尊嚴,卻也有付出的能力,雙眼用蝴蝶呈現,蝴蝶代表夢想,讓他脫離創作去尋找生命喜歡的生活,希望大家在這混亂的世界,都能更用心去感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來到池上的環鄉自行車道,四件作品圍繞著大波池,遍布在整個園區裡,風光明媚的天氣,讓大波池形成一面大鏡子,映照出藍天白雲,彷彿來到國外湖畔,一邊散步一邊欣賞藝術作品再好不過了!

《我要有個家》陳正瑞 阿水

阿水在大波池旁,用竹編為素材,編織主題「我想要個家」在這快樂與煩惱並存的世界,將單純有個家的理念,為大波池的鳥類,有個棲息地、居住地,在鳥巢最前方的洞,是回家的入口,更是指引家的方向,這個作品希望與大自然互動,將一切還給大地。

《何時》范志明 Talaluki

志明是阿美族的藝術家,現居台東都蘭部落,這次的作品運用擅長的鐵塑,並結合漂流木當作複合媒材。他稱自己的作品為:何時阿公、釣魚阿公,作品主要專注在眼神的雕塑,捕捉記憶感,希望將曾經失落的美好,刻劃出來,因為在台東池上駐點創作的期間,了解許多遊獵的漁夫,他的兒子孫子在長大後離開,什麼時候回鄉不知道,因此眼神著重乘載世世代代過往的曾經。

《拾火》拉飛.邵馬 Lafin Sawmah

人類在史前時期便開始學習如何用火,可見火對於人類生命的延續,有一定的貢獻,對原住民來說更象徵神聖,在阿美族語的作品名稱為生活的依靠,拉菲認為隨著科技發展,我們學習更多用火的智慧,火也教會我們很多,但它同時危險,希望大家都能用謙卑的態度去面對。

《生命的反思》貝馬丁

在台灣常騎腳踏車的貝馬丁,看到路上有很多反光鏡,而每個反光鏡呈現的畫面都像一幅畫,於是他將反光鏡環繞成作品,放置在台東這片土地,同時可以看到許多地景,包括湖面、天空、稻田,希望透過作品就能讓人一次看見一次享受。貝馬丁也稱自己的作品會說話,原因是現代大家喜歡拍照,卻忘記看見,看看鏡頭後真正的風景,透過作品希望大家可以看這些風光的反射,回頭望真正的景象。

►高台秘境眺望湛藍海景!蘭嶼小旅行攻略 奶油燉飯鋪滿爆量飛魚卵
►秒飛日本奈良!盤點全台6個梅花鹿秘境 還能漫遊絕美日式庭院
►厚切生魚片嫰滑鮮美!特搜8間市場人氣日料 必吃炙燒鮭魚超銷魂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